国军千余人全部收缩进城隍庙核心阵地,解放军随即就将城隍庙国军核心阵地团团围住。
城隍庙是一座峭拔的大型建筑,地势较高,可瞰制全城,坐落在城东北角。东北、正北至西北均环绕有丈余深的大水塘,外岸背贴北城墙,西隔一块空荡荡的开阔地与县政府相邻,南隔一条宽街是砖瓦建筑的住宅,东南西南也毗邻民房,南,东南,西南虽然有民房但是距离较远,地形开阔。国军自9月占领莱阳以来,就以此为核心阵地,加固工事改建阵地,在容易被进攻的南墙外正面和左右两面挖了条又宽又深的壕沟,壕沟中央建了个大碉堡,外壕内是集团堡,外壕中设有火力点并有盖沟与集团堡联贯,固守点内还有一个中心阵地,阵地工事十分坚固,火力组织极其严密,各种火器相互支援并有夜间射击设施,各工事有相互贯通的夹壁墙、壕,筑有粮食弹药库,并且工事内有一水井,守军早有以此做长期固守的准备。在对峙期间,国军每日以81、60迫击炮等火力轮番压制7纵进攻阵地,破坏解放军进攻准备,战斗中以轻重火力突然开火,并以迫击炮等火力侧射,使解放军攻城部队时时都伤亡惨重。
9日晚,解放军开始部署,第19师攻击城隍庙西南面之县政府,第20师由南向北,第2l师由东北向西南,开展对城隍庙的攻击。
19师以56团从东南,55团从正西,57团从正北四面会攻,经一昼夜激战,12月10日拂晓攻克并占领隍庙外地堡8个,莱阳县保安大队长葛鸿梯被解放军击毙,莱阳保安大队及第l06团1个排共500余人被全歼。至10日8时,公安局之敌和东北城根地堡群也解决,至此,19师已伤亡2000多人,57团参谋长王正明,56团1营长林天明阵亡,55团团长邬兰亭重伤(以上3位均是老红军),很多部队建制被打残,55团仅剩不到3个连,最精锐的红2连几乎被还乡团全歼,56团2营全营仅剩百余人,6连仅剩5人,19师就此丧失战斗力撤出战场!
城隍庙10日凌晨2时发起总攻,突击队从街头的民宅中跃出冲过街道,以集束手榴弹开道,一个个纵身跳入壕沟,但在暗堡疯狂火力下没有一个能冲过去,壕沟里传来密集的枪声和惨叫声。原来壕沟中央的大碉堡其实是个假目标,而在壕沟里面四角修下的几座从外面无法发现的暗堡才是致命的火力点,解放军的突击队全部是在这里被杀伤。10日白天和晚10时再攻,再失利。20师丧失战斗力退出战场。
11日凌晨2时,21师再度猛攻,这一次终于冲过了外壕,上了城隍庙的围墙,从南和东南再次突入核心阵地,占领3个地堡,拂晓前突入约一个营,经国军反复逆袭伤亡惨重,前后左右的交叉火力网,一个个掉下壕沟……7纵司令员成钧眼看部队伤亡过大,含泪停止了进攻!
国军106团团长胡翼?致电范汉杰:“职部虽伤亡重大,弹药极度缺乏,但士气甚旺,官兵咸抱与城共存亡之决心,以期不负蒋主席之厚望”,胡电文最后一句是有深意的,在莱阳战役刚打响的12月5日,蒋介石即给范汉杰发了个电令:“莱阳为胶东半岛之中心,其得失关系全国,关系民国江山”同时直接给胡发了个“死守待援”的命令。[]胡原是蒋的卫士,胡给范的电报既是在表功又是利用与蒋的特殊关系对范施压。范汉杰不敢怠慢,严令增援部队在12日夺下莱阳西南的水沟头,速逼莱阳城。并再次严令守军死守待援并多次派飞机向莱阳城内空投物资。
在7纵数次总攻失利城隍庙守敌拒不投降,国民党援军又快速逼近的紧急关头,11日晨兵团指挥部对司令员成钧下了死命令:“晚饭前,你拿不下城隍庙,提头来见!”成钧又组织兵力发动了5次攻击,全都归于失败!
对一个纵深不到300米的工事打到这样,东线兵团司令许世友大怒,说:“从红军到今天,从来没有打过这么窝囊的仗,这简直是对我的侮辱!”
中央军委也电示许世友:“如无把握,应及早放弃,最后围歼该敌,以期掌握机动兵力,打击来援之敌”。
这一电报明显看出中央在国民党军如此坚强防守下,已经要丧失信心,要放弃莱阳的攻击了。东兵团指挥部本想一两天之内解决战斗,仗打到了这个地步简直是难以想象,怎肯让这么个围攻了十几天的残敌逃脱,决定增加攻城兵力,迅速歼灭守城残敌,尔后集中兵力打击援敌。遂调集13纵37师高锐,接替7纵攻击。高锐是莱阳人曾兼任莱阳卫戍司令,对莱阳城内地形非常熟悉,在华东局及东兵团首脑机关驻莱阳城时,该部就担任莱阳城的卫戍任务。兵团指挥部下达这个命令后,成钧恼火之下,下令让全军排以上干部集合组成敢死队,自己担任队长,去城隍庙拼个鱼死网破,均没奏效。
12日上午10时,37师接受的任务是:于当晚务必全歼残敌!
10时到12时,37师师长高锐命令部队下午5时前赶到南关待命,当夜直接投入攻击!37师所部经急行军16时30分沿20师进攻路线由南关进入交接!19时部队进入攻击出发阵地!其部署是:109团从东南角,110团字西南角并肩攻击;111团为预备队,配置于东关并包围城北隅,以防敌人逃跑。零时30分,榴、野炮开始准备,109团从正东和东南角,110团从西南角,并肩攻击。由于夜间对守军火力没有侦察清楚,攻击出发点也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攻击发起后遇敌壕沟内暗堡火力封锁和60炮火力拦击,各攻击点都没有爆破成功,被迫停止攻击。不久,37师改变进攻路线发动第2次攻击,4时两个团均突破至盖沟附近,110团轰破据点外墙,并爆破了几个墙内碉堡,国军集中炮火轰击,炮弹频频在攻击的解放军中爆炸,解放军伤亡惨重,但作为生力量37师仍拼死血战。此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国军称这一晚血战达到最高氵朝!
天亮时,攻击被迫告停。没有完成上级指示任务!37师首次攻击失败,高锐愿以为这么一个被7纵连续攻打了昼夜的残敌,1个师完全可以很轻松地将其消灭掉,居然首次进攻失败,实在不象话。高锐的决心:“白天攻,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把它打掉!”
这次攻击,按照高锐白天攻的命令,是13日11时发起的。这天上午,国民党空军多次(每次一到三架)飞临莱阳上空给守军空投弹药物资,但因地方狭小和解放军轻重机枪对空射击,飞机空头仓促,大部分物资落入解放军之手!国军称当时守军仅剩百余人。109团、110团从东南、西南再次发动攻击,孤注一掷,各营机炮连连长带各自火箭筒排(可见攻坚部队装备之精良)归团部直接指挥,集中使用,并各自带炸药包和燃烧弹,配合各步兵连爆破手一起冲锋。在炮火轰击下,城隍庙外墙大部被毁,但也因此使攻击部队突入后全部暴露在守军密集火力下,守军暗火力也疯狂侧射!60炮在攻击后续部队中成片开花!给解放军造成了重大伤亡,13纵著名的指挥员,37师唯一拥有两个英模称号(纵队模范党员、模范政治工作者)的110团3营教导员于池阵亡,110团轮训队队长董绪贵阵亡,多名连排长阵亡或重伤,解放军被迫撤回原地!再次组织了攻击分队的爆破和突击,在战斗持续了约两小时后,再次告停。第二次攻击再次以失败告终。
此战国军106团副团长赵鹤锋、3营兼营长周效武毙命!
“如再不迅速拿下莱阳城,对全局印象很大”,兵团司令部绝对不允许再有闪失!孤注一掷,在2纵阻援战斗连连吃紧的情况下,命令13纵司令员周志坚亲率13纵山炮连(4门)到第一线支援指导,7纵炮兵连也配属37师攻击,师的领导也直接到主攻部队的营、连,下达了当晚必须攻歼守敌。
战况和形势迫使高锐冷静下来,认真研究对策。并亲自到前沿进行侦察,研究当时暗火力点的位置及打法,又到东北角观察了地形、敌情,发现此地冬季水位低并结了冰,塘边可以通过,地形开阔,不易接近,而且守军对这个方向的防御也不象对南面和西面那样重视。而城垣东北角地势较高,解放军各种火器可以超越射击,有利于组织火力掩护爆破和突击。周志坚到一线观察后也发现国军在城隍庙的正面和左右两侧全挖了外壕,3段外壕连成马蹄形,庙后一大片水塘,为敌所利用,7纵20师和13纵37师两次攻击都是从正面和左右两翼进攻,为外壕暗堡火力所阻,所以攻击一再失利。高锐于是接受了111团团长孙华山从东北角攻击的建议并经周志坚同意。决定由111团由此角突破。
第三次攻击在13日黄昏6时开始了。城后东北和西北的解放军炮兵阵地和加强的炮兵共40余门火炮对国军固守点实施大面积覆盖射击,各营机炮连的上百挺轻重机枪和60炮集中射击(60迫击炮居然直接抵近平射!),使用了重新捆绑的几百包大威力炸药包(大的有200斤!)城隍庙淹没在火海之中。半小时后37师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111团,与109团、110团从三个方向按照自己新选定的目标突击,连续爆破!各团组织了敢死队,全部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冲锋!这次攻击突击部队还将辣椒粉包在手榴弹外扔进据点,呛得敌人睁不开眼睛,这可能是我军第一次土制的最简单“毒气弹”了(这也是国军的回忆录中以为解放军使用了毒气的原因)。各营机炮连连长直接率领火箭筒排伴随突击队冲锋!东北角果然是敌人的防御弱点。111团经过大水塘边首先在东北角将守敌一个集团堡炸毁,并顺利通过了缺口,冲进了围墙;接着109团从南面突入,突破外壕,摧毁了外壕内的火力点,并以外壕为依托继续向里面的集团工事攻击。这是第4连接受其他连队两次攻击受挫的教训的结果。他们白天仔细侦察并找到了封锁壕沟的暗堡位置,重新选择了爆破路线。见到壕沟就往下扔炸药包,随着壕沟被炸塌陷,暗堡里的国民党军都被活埋,为后续部队越境过沟铺平了道路,又比较顺利的炸毁了国军围墙上的射孔,炸开缺口,使突击队顺利冲上围墙。此时109团政治部主任陈忠祥被敌60炮击伤,仍然坚持到一线鼓励战士勇猛冲杀向庙内进攻,在兄弟团队胜利的鼓舞下,110团也同样采取勇猛的爆破和突击,从西南角突进去了并打退了国军的一次疯狂反扑。国军军虽然仍利用暗壕、盖沟工事和地堡等拼命抵抗。但终究抵挡不住解放军源源不断涌进据点内的一个个突击连队,一批倒下了,后面一批接着上去,37师虽伤亡惨重,仍抱定决心冲锋不止。连续作战10余昼夜弹尽粮绝的国军,在解放军人海战术下终于无力支撑……
14日凌晨,战斗在硝烟弥漫中顺利结束。胡翼?率仅剩17人携带报话机杀出重围从北面突出,沿途历经艰险26日才在太平庄与54师援军会合。
解放军战果统计:歼灭守敌正规军整54师36旅106团全部、108团1营、师直榴弹炮1连、36旅直山炮连、国防部交通兵第1团4连、第2团9连、联勤总部第9兵站之第42及45分站、第14供应站派出所,后方留守处等4000余人,歼灭敌地方部队机关第13专署、莱阳县政府、莱阳保安大队、警察大队等2000余,歼灭土顽还乡团4000余共万余人(实际国军和有组织的还乡团武装不会超过5000),其中生俘正规军2500余人,保安队还乡团5000余人,毙伤正规军1500余,地方部队1000余,缴获榴弹炮2门,山炮4门,迫击炮5门,60炮16门,火箭筒5个,掷弹筒5个,重机枪20挺,轻机枪123挺,冲锋枪205枝,步枪1023枝,短枪25枝,手榴弹1200个,各种炮弹7000多发,各种子弹40多万发,汽车20辆,电台7部,战马30余匹及其他大量军用物资。(原载1947年12月20日,胶东《大公报》)
据华野东兵团战后总结承认,攻莱阳历经10昼夜血战,伤亡7709人(整整是一个师被消灭),7纵基本丧失战斗力,37师元气大伤!
莱阳攻城战为何四个师围攻弹尽源绝的一团孤兵达10昼夜才告攻克,这其中并无太大蹊跷:
在兵员素质上,守军36师106团所部多为参加抗战滇西反攻的老兵,受过正规系统训练,军官绝大部分是黄埔军校毕业,基层军官甚至都立过功,战场经验和单兵素质远在解放军之上,入胶东作战也未受什么损失,心理素质较强,敢打敢拼,特别是最后集中防守城隍庙核心据点后,工事构造合理巧妙,火力配置得体,“团营指挥员决心坚强,固守坚决”(成钧语),更是打出了惊人的意志。
还乡团的战斗力更是发挥到了惊人的水平,他们知道被俘或负伤后就是死路一条,所以在城垣和城隍庙作战中,顽抗到底,还乡团在解放军攻击间隙反复喊话“共产党杀了我们的人,要誓死报仇,现在的机会到了”等等。可见仇恨之深,嚣张至极!
而东兵团此前在胶东保卫战前阶段三个月连续作战,没有后方的大范围迂回和运动使部队减员很大,极度疲劳,思想复杂,补充的士兵成分混乱,甚至有打黑枪情况,所以在攻占莱阳后,部队清洗国民党残部和还乡团的时候,都不直接参与“行刑”,而是让与之有血海深仇的贫农来执行,解放军仅维持秩序,甚至用布遮脸,以免日后被报复!
二、在战略和战术运用上,解放军也存在较大失误,开始担任攻城的7纵司令员成钧在回忆录中承认攻城存在问题,总结为:
1.兵力运用上过于分散,师团都是一线式展开,没有第二梯队,分兵作战导致被敌层层抗击无法集中兵力突破一点,伤亡过重,满足于包围当面之敌,不能继续发展以求得将敌人完全分割切断,使敌有计划退入核心据点造成重创。
2.步炮协同差(我炮兵火力远超过敌人最后却被敌迫击炮压制),重型火力(兵团配属的105榴弹炮)配属在莱阳城外10里以外,只能进行面射,在攻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各种火器应提前配置,抵近集中射击!
3.没有注意对敌炮火和侧翼的防护,将近半数伤亡为非直接参战,绝大部分伤亡是在对峙中遭敌集中火力(主要是迫击炮与火箭筒)杀伤!
4.到山东两年没有认真学习山东八路军的攻坚技术,爆破与突击等战术动作上不熟练,没有对地形深入分析,猛冲猛打,队型密集,在敌人成型防御体系下以人海战术伤亡惨重直至丧失战斗力!(攻城阶段每天伤亡数百人,野战医院不够使用,征调了3000多担架队来回运送伤员,而水沟头阻击的伤亡比攻城阶段还大)
7纵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前身是新四军7师,由安徽无为地区游击纵队,原三支队挺进团以及皖南事变突围部队组成,19师前身19旅是7纵最早成立的旅,其中56团由皖南突围出来的新四军特务团一部与无为纵队4个连组成,战斗力较强,为基本部队,然而莱阳战役19师首先丧失战斗力,新四军的底子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