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子和邬州一边一个,挑着长长的竹竿,点燃上面挂好的爆竹。
店里胆子小的早就躲进门后,孟于盼细心帮阿良捂着耳朵。
爆竹声噼里啪啦,吸引过来许多好奇的路人,围的店门前水泄不通。
探着个脑袋,努力往店里望,有看见了的就和自己边上伙伴讨论,这新奇的铺子怎么没隔多久又开了一家?
鞭炮声渐停,孟于盼拉过彩带花球,抄起剪子,动作干脆利落,一下剪断。
店里大伙见状,欢唿起来,连带着一些路人也开始欢唿道喜。
气氛已经搞起来了,孟于盼站到台阶上开始讲话,「今日我』庄家酒馆『重新开业,并更名为』今朝醉『,多谢各位赏脸捧场。」
「老闆娘,这新开张的,不让价吗?」说话这人,之前双姐还在时经常来喝酒,算是个熟人。
孟于盼莞尔一笑,「那是自然,凡是今日在我店买酒的,一律第二壶半价。」
听着底下欢唿,多是些老熟客,毕竟这酒馆从前酒价偏高,卖了这么多年,邻里街坊都知道,要改印象可不容易。
双手下压,示意欢唿声小一点,「别急呀,还有呢!」
说着,进店里拿出刘老写的那副墨宝,贴在墙上一侧,「若是有谁能对上这诗下半句,我』今朝醉『包他这辈子的酒!」
这下变成了全场惊唿,一半为酒,一半为诗。
刘老坐在堂里摸一把鬍子,这小妮子真是不简单,用一句诗引得百姓躁动,彩头下的大,吸引的人就越多。
不光是普通百姓,连那些平常对酒弃之以鼻,茶不离口的文人墨客也要躁动起来。
这一下得拢半城的客,还不止,诗是最脍炙人口的,她这句诗本身绝妙,还带着店名,经书生们一传,怕是京城的客都拢得。
孟于盼才说完请各位入店,就一群人蜂拥而至,挤的满满当当,实在壮观。
就连那个』庄家酒馆『的客人,都耐不住起身,往这边走。
这就是那破窗效应,越是人多的地方,就越有人去,人们喜欢凑热闹,所谓网红店就是这般。
庄老闆眼睁睁看着自己家的客人,跑到对家那里去了,气的暴跳如雷,死死的瞪着站在门口接待的孟于盼。
孟于盼本来就一直余光关注着他那边,看他气成那样,轻轻挑眉,对着他露出一个挑衅的微笑,转身进店。
他原本就恼怒,看见孟于盼那个故意挑衅的笑就炸了。
恶狠狠盯着对门,挥手招来几个人,附耳小声同他们说了些什么,又恢復之前的油腻笑容。
和没事人一样坐回柜檯,仿佛刚刚气到爆炸的并不是他。
孟于盼这边比预想中的还要忙,好在店里每个人都接受了培训,倒也不至于乱成一团。
一些客人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每种酒都点一遍,还有一些穿着儒生长袍的人,拘谨坐在一桌,小声讨论着什么。
孟于盼环视一圈,心满意足,正准备去柜檯算算进帐,却被人叫住了。
是那桌书生。
其中一个穿青色长袍的男子站起来,拱手问道:「打扰姑娘了,小生等人实在好奇,这如此绝妙的诗,究竟出自哪位名家?」
他一说完,后面一桌都跟着点头,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
孟于盼想着,也确实应该把作者讲明一下,便道:「的确出自名家,罗隐先生是也。」
那些书生几乎同一时间,挠上后脑勺,怎么成为听过这般神人的大名。
还没等到书生们想明白,突然一声巨响。
一个长的贼眉鼠眼的男子,勐力将酒壶往地上摔,还一个接一个。
这场景吓得一些胆子小的人,纷纷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中使用的诗句出自
唐代诗人罗隐的《自遣》
第31章
孟于盼抱手环胸, 神情惬意靠在柜檯旁,不以为然喊了声「邬州」。
下一秒,一道黑影从众人面前闪过, 银光出鞘, 利刃横于男子脖颈之间。
原本还在撒泼闹事的男子, 被这气势吓得牙齿颤抖, 却还不服气,说道:「你家店里的酒分明和对面』庄家酒馆『的酒, 味道一般无二,这偷师也太不要脸了!」
他虽然说着挑衅的话,可脖子却不自觉后仰,想要离剑锋远些。
邬州自然不会如他意,手里剑又往前送一寸, 分寸把握的刚好,不会落人口舌, 也不至于叫他逃脱。
店里人多口杂,一些听风就是雨的,最是容易煽动。
这不,男子话音才刚落, 就已经有人开始悉悉索索讨论起来。
「哈哈哈。」忽然响起一阵笑声, 与堂内气氛格格不入。
孟于盼抚掌大笑,「您是哪只眼睛瞧见我偷师了?」
正起身子,走到男子面前,「莫不是你们做贼心虚, 妄图掩耳盗铃, 嫁祸给我吧!」
「你胡说!」男子听了她的话,许是心里慌了, 面目狰狞的立马反驳道。
「不承认是吧?」
孟于盼转过身去柜檯拿来一捆绳子,丢给邬州。
「把他给我捆起来!」说完又拍了拍脑袋,「还有那两个吃里扒外的东西,一同捆起来。」
令刚一下完,邬州立刻手上动作飞快,三两下就把男子捆了个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