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盛产苹果,而苹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中心地带的栖霞、福山、牟平、海阳等地。[]这里的气候属暖温带,境内丘陵连绵,溪涧纵横,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极利于糖份的有效积累,且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壤土质,含有较丰富的磷、钾、钙、镁等元素,具备栽培苹果及利于苹果生长的各种自然条件。
苹果明代以前叫作“奈”,明代以后称为“平果”,不过那时的苹果口味实在不敢恭维,果肉绵,果汁少,所以又称绵苹果。苹果真正改写历史的时刻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在烟台毓璜顶东南(今北海宾馆对面)的一片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果园,果园的正门上方高悬着一块匾额,匾额上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着:广兴果园。果园的主人是来自美国的牧师倪维思。倪维思夫妇1871年自美国返回烟台时,这位爱好园艺的牧师从他的家乡纽约州带来了十几种西洋苹果树苗,这对美国夫妇是为了在异国他乡仍能尝到家乡的水果,还是遵从上帝的旨意造福人间,不得而知,但是,烟台乃至中国大地上从此开始了西洋苹果与本地苹果嫁接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数年后,大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倪维思夫妇带来的苹果苗结出了与本地苹果迥然不同的果实,这种苹果个儿大,皮儿薄,汁儿多,瓤儿脆,酸甜可口。于是,便不断有当地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取得西洋苹果的枝条,与当地的绵苹果嫁接,很快,在当时的芝罘西沙旺、南山一带便出现了蔚为壮观的苹果园。二十世纪初,经常到烟台出售农副产品的福山县绍瑞口村的青年农民唐殿功,当他经过广兴果园,看到果园里那与众不同的苹果时,便产生了将洋苹果嫁接到自家果园的想法。一次,在经过果园时,他趁看园人不注意,便剪下几根枝条,回村后嫁接到自家的果园里,三年后结出了甜美的果实,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烟台青香蕉苹果。唐殿功又将自家果园的枝条剪下送于乡亲们嫁接栽培。自此,青香蕉便在绍瑞口村一带繁衍开来,并一度成为烟台苹果的主打品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段相对和平的时期,是烟台苹果的第一个鼎盛期。据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唐荃生、技师吴瑞之1939年撰写的《山东烟台青岛威海卫果树园艺调查报告》所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每逢农历三、八两日,各地果农将水果(主要是苹果)由产地人挑、畜驮运至烟台奇山所城内进行果品交易,当时,烟台街上收购果品的商行、货栈就有三十七家。烟台苹果在这里集中后,通过陆路运往省内各地,通过水路―――这条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南下、北上,并经香港转销至菲律宾的吕宋等地。据1951年福山县的果树资源调查资料记载:“抗日战争前的福山县苹果达176万余株,年产736万余斤。”烟台苹果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走出烟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战争是毁灭一切优秀成果的机器。接下来的八年抗战,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烟台苹果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还以福山县为例,到1945年,“全县仅剩苹果五千亩,二十五万株,水果总产仅为战前水果总产的百分之十二点四。”新中国的诞生为烟台苹果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土地主人的果农们在自己的果园里重新栽下希望的树苗。1953年秋天,福山县绍瑞口村果农、县劳动模范张成瑞在自己的亩苹果园里创出了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他和本村果农、县劳模陈培田共同商定,各自精选“青香蕉”苹果一箱,邮寄给北京的党中央、毛主席,表达翻身果农对党的一片深情。随后,在1958年、1959年、1967年、1968年的四年里,绍瑞口都以大队的名义给党中央、毛主席寄送苹果,每次,中央有关部门都如数汇款,并表示谢意。1968年,绍瑞口大队在接到汇款的同时,还接到党中央的回信:心意已领,请以后不要再寄送苹果。可能是有关部门考虑到,总是这样寄送也不是个办法。于是,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从这一年开始,福山苹果对北京和中央国家机关实行“特供”。如今,各种评比多如牛毛,在那个评比还不盛行的年代,“特供”不是金牌,胜似金牌。这是胶东烟台苹果靠自己的品质赢得的崇高荣誉。从新中国诞生到“文革”前的这一时期,是胶东烟台苹果发展的第二个高氵朝。胶东烟台苹果不仅在面积、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赢得了崇高的荣誉。1978年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烟台苹果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氵朝。拥有了土地经营自主权的果农们将苹果视为第一经济作物,纷纷在承包的土地上重新栽上希望的树苗,在老果园里精心侍弄老果树。1979年,胶东苹果经口岸出口达一万余吨。八十年代后期胶东苹果实现了由青香蕉、红香蕉、大国光、小国光等传统品种向红富士等新品种的转变,拥有新果园新品种的果农们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胶东的红富士苹果靠品质打开了国际市场,出口到了世界各地,出口量一下就达到了几十万吨。
胶东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苹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1个苹果(154g)膳食纤维5g,钾170mg,钙10mg,碳水化合物22g,磷10mg,,。苹果中的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多,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于可溶性纤维果胶,可解决便秘。果胶还能促进胃肠道中的铅、汞、锰的排放,调节机体血糖水平,预防血糖的骤升骤降。苹果中的果胶可以降低胆固醇。从长期调查研究中发现,每天吃1个苹果的人,胆汁的排出量和胆汁酸的浓度增加,有助于肝脏排出更多的胆固醇。苹果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及时清除体内的代谢“垃圾”,吃熟苹果,可治疗便秘。吃擦成丝的生苹果,其果胶能止住轻度腹泻。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宜吃酸味苹果。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元素,是一种有效镇静的安眠药,且无副作用。苹果含有锌、镁元素,故常吃苹果能增强记忆力,对孩子还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因苹果的一些元素能排除体内有害健康的铅、汞元素,所以,欧洲科学家称苹果为防癌药。
胶东苹果个大、果形正,色泽鲜艳江润,外表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咬一口细脆津纯,清香蜜味,且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果汁含量在89%以上,糖份含量高,总糖量%,铁、锌、锰、钙等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氨基酸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起到帮助消化、养颜润肤的独特作用。
同时,胶东苹果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齐全、产量高、品质好。烟台苹果品种多达200多个,以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国光等最负盛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此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红富士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特色。
胶东苹果以其得天独厚地理优势和的品质享誉海内外,八十年代末,与苹果相关的产业才刚刚起步,果汁加工业如雨后的春笋般在胶东大地上兴盛不衰,果汁加工业是一宗低成本高收益的新兴行业,高玉堂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再加上地方政府各种优惠政策出台,几乎是一本万利,高玉堂早瞄上了这块滴着油的肥肉。高玉堂祭祖完毕,立马就与胖大县长转入投资建厂的事宜商谈。这在胖大县长看来高玉堂是在履行他的信用,说话算话,终于能与gh财团合作,胖大县长自然高兴万分……
作者题外话:还乡团有两种:过去拿枪的还乡团要命;现在不拿枪的还乡团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