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无弹窗广告)
高瞎子说三天,三天的时间,就叫黑豆尸横野地。
后山是黑豆的?望塔,观察台。黑豆一人占据着后山,压得一村的还乡团不敢乱动。高瞎子想自由一些,就必须占据后山。要占据后山就必须消灭黑豆,黑豆存在一天,高瞎子的日子就不好过一天。
高瞎子趁着星夜秘密出动还乡团,拂晓前就包围了整个后山,天刚放亮,还乡团就悄无声息开始了搜山。还乡团开始搜山时候,黑豆还在呼呼大睡。还乡团搜到了后山山顶的时,黑豆才迟迟地醒来。
黑豆坐起来,黑豆看见漫山遍野的还乡团布满了后山,黑豆一下乐了。黑豆心想:“多亏老子留着一手,要不这会还真麻烦了。
黑豆坐在与后山仅一沟之隔的另一山头上,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一下站了起来,他提上枪,粗略地估计了一下,一个还乡团一发子弹,还乡团的人比他身上带的子弹还要多得多。
黑豆从小就听父亲讲许多战斗的故事,其中就有八路侦察兵的故事。父亲说八路的侦察兵深入敌占区执行侦察任务,来去从来不走同一条路,黑豆不解,黑豆问:“为什么这样呢?”
父亲说:“进去的路,往往会被人发现了,回来如果再走这条路,敌人必会在那里设下埋伏,所以聪明的侦察兵从来不走回头路。”
黑豆明白了,他记在了心里。
父亲说:“一个成熟的侦察兵,在深入敌阵时,最先注重的往往就是退路,有进去的路,就要有退出来的路,没有退路的侦察,就是一次失败的侦察。”
父亲还说:“狡兔三窟。”
当时,黑豆不明白,黑豆问:“怎么叫三窟呢?”
父亲说:“窟,就是窝的意思,就是说狡猾的兔子睡觉总会有三个地方,想在窝里抓到兔子,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无弹窗广告)”
黑豆说:“我懂了。”
父亲的故事深入到了黑豆的心理。所以在黑豆地一次高粱地与还乡团交锋时,在未进高粱地之前,黑豆先察看了高粱地周围的地形,最先找到了一条退路,果然在最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黑豆白天在后山上打击孟庄的还乡团,夜晚他一定都会离开后山,找别的地方睡觉,并不断变换睡觉地点,在这一点上他绝不含糊。黑豆常想:连狡兔还三窟呢,更别说是人。
还乡团攻上了后山山顶后,当然到处就找不到黑豆这个人,许多还乡团在后山顶上乱窜。黑豆想:有必要的提示一下,老子在这儿!
黑豆手起枪响,一位干?的小个子还乡团应声倒地。后山山顶上个高块大的还乡团有的是,黑豆干嘛非打死这干?的小子?黑豆反感他,人矬声高,正应了老俗语的那句话:矬人出高声。
黑豆就一枪结果了他。
还乡团遭此袭击,懵头转向,光听见枪响,却不知子弹来自哪个方向,一枪就死一个人,还乡团恐慌,纷纷在喊:“枪圣,枪圣……”
还乡团乱成了一锅粥。黑豆心思:再给他们一点指示。
黑豆手起枪又响,一个彪大肉肥的大块头还乡团,就一头挖在地上,动也不动一下,也死了。还乡团一下不乱了,也不喊了,他们全都趴在地上。
黑豆连打两枪,三八大枪特有的枪声,在山谷里回声清切、响亮。还乡团终于辨对了方向,有还乡团发现了他,开始向他打枪。开始还零零星星,后来还乡团的几挺机枪都对准了他,对准了他掩身的大岩石,子弹像暴雨狂风一样全泄在岩石上,打得岩石火花拼飞,黑豆根本就抬不起头来,更不用说还击了。
黑豆想: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如果还乡团在机枪的掩护下,发起了冲锋,那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得离开这儿。
黑豆向后一滚,离开了那块岩石。
弹打在那块岩石上,声音拼啪乱响,火光四射,子弹打进泥土里,发出噗噗的声音,打出一排排小洞。
黑豆又换到另一块岩石后面,抬手又是两枪,即刻打哑了两挺机枪。黑豆闪身离开了那块岩石。还乡团的机枪停顿了一下后,子弹再次泄来,这一次还乡团果然向他发起了进攻。
大批还乡团在机枪的掩护下,一起走下后山山头,跨过沟壑,向黑豆所在的这座山头攻了上来。这回,还乡团的几挺机枪相互配合相当默契,不间歇地封锁住黑豆刚才打枪的那块岩石,如果黑豆这回还在那里,恐怕连动也动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