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警察局。
林玲坐在铁质的长条椅子上,左右各有一个锁链,这是拴住犯人用的。
因为她是报警的人,嫌疑最小,警察没有给她上手铐,但还是要问她一些常规问题。
「刘翠华死亡的那一晚你在干什么?」
林玲的眼眶红了:「我在收拾东西。奶奶的情况当时已经稳定了下来,她说今晚再住一晚,明天就出院。我就把奶奶住院期间换下来的衣服拿去洗了洗,一直洗到了凌晨,才回到了走廊上。」
「你不进病房服侍你奶奶吗?」
「睡病房要钱的,我们没钱,我就睡在走廊上照顾奶奶。」
「当晚除了你之外,家里还有其他亲属在吗?」
林玲摇了摇头:「这个我不知道,我一直在洗衣间洗东西,大姑她下午七点走了以后,我八点送给奶奶吃了一顿饭,然后就一直洗衣服直到凌晨。」
警察继续审问:「那案发的前一天,你的大伯和姑姑有什么奇怪的表现吗?」
林玲假装想了想,然后蹙起了眉头道:「反常的表现没有,但是我听奶奶说过一段话……」
「什么话?」
林玲趁机道:「她说大姑这次回家变了好多,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了,她觉得……大姑也许并不是她的女儿。」
——当然,刘翠华并没有说过这句话。
但是根据后文的情节推测,当初宋老四痛下杀手的原因,就是刘翠华发现了不对劲,怀疑他们的身份,被宋老四察觉了。
假的胡连娣可以瞒天过海,但是怎么能瞒得了亲生母亲刘翠华呢?虽然十几年未见面了,但是刘翠华还是凭藉本能觉得:这忽然冒出来的女人可能不是她的女儿。只是她还没把怀疑说出口,就被两个兇手永远地封了口。
如今,刘翠华已经死了,林玲打算替她把这段冤屈给说出来。
几个警察面面相觑。胡连娣不是刘翠华的女儿?!那她的丈夫儿子都是怎么回事?!胡连宝难道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不认识吗?
一个头头道:「小妹妹,这话可不能乱说。如果胡连娣不是你大姑,那她是谁?!」
「不知道,我从来没有见过大姑,我也只是听奶奶说,她长得并不像自己的女儿。」
「那你大伯他没发现吗?」
「姑姑上次回东北还是15年前,大伯也许早就不记得她长什么样了。」
景宁的话让一众民警陷入了沉思。
一个警官说了几句话,让那边的人给胡连娣和宋老四带上手铐。
警察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奶奶是被人害死的?」
林玲抹了一把眼泪:「我……我隔天早上看到奶奶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睛凸出来,嘴巴张着,枕头上都是口水。我就觉得不对劲,奶奶这样的死法,很像是书中所说的:死不瞑目。」
警官笑了笑:「小妹妹,虽然你的判断很对,但这是封建迷信。以后多读点书,要相信科学。」
「知道了,叔叔。」
老实说吧,当法医以后,没几个人不迷信的。
第27章 、027医患...
审讯结束了,林玲就被送到了隔壁的拘留室,暂时作为嫌疑人看押起来。
警方得到了她的口供,就把重点转移到了胡连娣和她老公身上,没什么人管她。
到了中午,林玲饿的那是前胸贴着后背,这年代的警察局条件真的很简陋,也没有人过来送个盒饭什么的。
「唉。」
她不禁嘆了口气:小景宁的缺点就是无依无靠,犯了事儿,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要不是这样的话,她也不必申请什么法医助手。
「唉什么?」忽然有人推门而进。闻到饭菜的香味,她立即来了精神。蓦然回首,她看到一双黑色的皮鞋。顺着皮鞋往上看去,长长的白大褂,白皙修长的五指……以及,绝对不会看错的俊颜。
就是和这个人朝夕相处八年了,此时见到他,心神都晃了一下。
林玲又趴了下来,公安民警把她给忘了,倒是助手自个来了。
「吃饭了。」
还是她熟悉的那个师兄,梁若榆说话的声音比较润朗,偏偏该低沉的时候又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压力,让人想忽视也忽视不了。
「我不饿,不想吃。」
她硬撑着,其实还是很饿的。
梁若榆嘆了一口气,单手把她拉了起来,又把筷子塞到了她的手上,林玲才不情不愿地开伙了。
她吃了一块红烧肉,肚子里稍稍暖和了些,就道:「师兄,我没想到局里是派你来当我的助手。」
梁若榆斜睨了她一眼:「吃饭期间别讲话。」
林玲立即吃完了饭,梁若榆这才道:「局里说,你这里有一桩冤案,需要用的上法医这个专业。」
「嗯,其实说起来应该是3桩冤案,我需要藉助法医的力量。」
——第一桩是刘翠华的案子,这个在故事开头就已经发生了,刘翠华的结局她改变不了。
——第二桩是胡连宝被毒杀的案子,这个她打翻了水壶,已经避免了。
——而第三桩,就是假胡连娣诬陷她才是杀人兇手的案子。
这个年代的法医技术太落后了,她怕造成冤假错案,才会防范于未然的。哪里知道就这么一桩小小的任务,法医部门那边居然派出了主任和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