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崇的评价,她就三个字:半吊子。
做生意是半吊子,投资是个半吊子,连赌博都是半吊子,就凭藉他那智商缺了一半的脑子,不输的一塌煳涂才怪。
唯独在女人身上,朱崇才是个全须全尾的情场高手——
22岁娶了她妈,生下两女一子,她是头胎大女儿。
五年后休了她妈,30岁,朱崇又娶了个三线小明星,生下了三个儿子。
35岁的时候,那个三线小明星都受不了朱崇这种夜不归宿的浪荡子了,主动提出了和他离婚。于是朱崇心安理得把一个嫩模炮.友扶持上位,结婚五年,那小嫩模又给他生了两女一男。
到了45岁,小嫩模被更小的嫩模闺蜜给绿了,就是现在的这位闻晓岚。闻晓岚也给他生下了三个孩子。
所以现在,朱崇的孩子数量是12个。
每个女人都奔着他的钱而来,以为有了孩子就有了傍身之处,没想到还是输得一塌煳涂。
她这个老大,实在是不值得一提的12分之一罢了,还是个女孩,没有继承家业的可能,难怪被卖得如此彻底。
再看看眼前的这些资料吧,邵家的财产弄得这么详细,分明是朱崇想借这个女儿,偷偷掏空邵家的产业呢。这如意算盘打得也真精明。
把女儿送出去当夫家的贼,那么也就不要怪她,不把这个家当家了。
***
一周后。
林玲没有背下邵家的产业,而是拿到了自家的负债记录。
朱崇决计想不到,他枉费心机把女儿送到邵家当内贼,到头来,她先把自家的底细都摸查了一番。
她藉口要看邵家的财务情况,就去了朱家的财务部门。当然,这些朱家的打工仔是不会提防她这个大小姐的。于是她就搞到了邵家和朱家资产的第一手材料,包括朱家那接近7个亿的亏空。
拿到手以后,她把朱崇这些年来的债务整理成了铁铮铮的证据,打了个电话给一个大学同学。
朱珠本科阶段是在香港浸会大学读的财经系,这个学歷在她嫁人的时候没起到什么作用,但是让她认识了不少学经济的牛人。比方说,她联繫的这个大学同学名叫杨国明,如今供职于国内某家大型投资新闻网站。
在小说中,这个杨国明和朱珠的关系不错,朱珠后来被邵瑀成囚禁,只有杨国明替她打抱不平,还发了通稿批判邵家的无情无义,所以她判定,这杨国明应该是个值得信任的朋友。
很快,两人就在一家咖啡馆里相见了。
「国明,请你帮我个忙。」
见到老同学,林玲直接开门见山了。
杨国明看了一会儿资料,也是倒吸一口气;「这是你家的财务报表?」
「是的,如你所看到的那样,我家现在已经是个即将倒塌的高楼大厦了。我想请你旁敲侧击放出点风声,让那些投资人和股民赶紧从朱家撤资,以免朱家破产后,引起市场恐慌性的跟风抛售。」
如果朱家一夕之间倒塌的话,很多人会血本无归的。
她还记得,小说的最后,朱家破产的毫无徵兆,朱氏集团的股价跌落谷底,导致了几百名股民赔得倾家荡产。
其中一个股民,输得连父母的棺材本都没了,最后弄出个跳楼案来。
她知道一家上司的垮台意味着什么,那些股民不能为朱崇这个败家子买单。所以,她得做好第一手准备,让这些股民先在一个可控的范内,慢慢抛售朱家的股票。要不然股票一下子跌到底,朱家会带着许多无辜的人一起毁灭的。
所以林玲一再强调:「……国明,做经济新闻你是第一把好手,总而言之,这报导的尺度要把握好。」
杨国明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道:「这件事交给我,你放心。」
「嗯,不过口风也不必那么严实,先把我家资金周转不良的消息放出去吧。」
杨国明有些不明白:「朱珠,你到底为什么给我这一份材料?朱家明面上还没有到了公开破产的地步,你为什么想尽快把自家的企业这个脓包给戳破?」
林玲笑了笑:「我和我父亲不一样,他死拽着那些股票当他的挡箭牌,就是朱家垮掉,也是拿股民的血汗钱来给朱家买单。可我不想让那些人被他所利用了,没理由让普通的股民给朱家陪葬的。」
「这个我明白,朱家的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的道德准则。」
「还有一点,我不想嫁进邵家。」
杨国明吃了一惊:「为什么?那邵瑀成对你不好么?」
林玲点了点头,幽幽地道:「我父亲骗了邵家,邵瑀成以为自己娶了个真金白银的公主,其实我只是个破落户。我父亲的目的是利用我去掏邵家的资产。」
杨国明愣在了沙发上。
人人称羡的金童玉女,居然如此不堪。
「怎么样,很可笑吧?所以呀,我也要自救,让邵家人看看,朱家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一来,邵瑀成就铁定不会娶我了。」
这就是她的打算。
放出朱家破产的风声以后,邵家那头一向以利益为重的,肯定也会重新打量这一桩婚事的赔损概率。
她必须得把这一桩婚姻给搅黄了。
***
送走了杨国明,天色已经很晚了。
忙完了朱家这烂摊子,她就顺道去了宾馆探望胡兰芝和陈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