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南明靖江王 > 第三百六十七章 谋郑(四)

第三百六十七章 谋郑(四)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南京城乾清宫,天冷了,马欢喜小心翼翼地为暖炉添了炭,然后躬身后退。


    朱亨嘉没理这奴才,专心地批着奏疏。


    一晃过去了一个时辰,马欢喜忽然贼笑了一声,禀道:“陛下,高平莫氏赵王太妃的奏疏到了”。


    这位司礼监掌印侍龙有术,吩咐司礼监,对简在帝心的一些“重点人”上的奏疏,必须随收随递,不得拖延。其中就有这赵宝莲娘娘。


    “宝莲的奏疏?快,速取来与朕看”。


    朱亨嘉熟练地打奏疏,正文先不看,先看附本。


    赵宝莲的疏一向都有正、附本。正本谈公事,附本诉衷肠。久而久之,朱亨嘉养成了习惯,先看附本,再看正本,自嘲为先私后公。


    “嗯,一张纸,莫非又是美人图?”


    赵宝莲怕光武帝忘记自己,经常请画师给自己画像,寄给光武帝。有梳妆的、有观花的、有起舞的、有弹琴的??被光武帝戏称为美人图。


    打开纸一看,却不是,纸上是一幅菊花标本,上面还有一首小诗。


    《帝女花》


    高平帝女思无涯,


    此花开罢再无花。


    恨无彩凤双飞翼,


    随风飞入百姓家。


    朱亨嘉一瞧,感动得眼睛红了。此诗满满的都是对自己的深情厚意啊!


    “我一直思念着您,人生短暂,就像帝女花一样,开完便谢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百姓家做个寻常女子。这样,我便能终身陪伴在您的身旁!”


    一感动,便开始写给赵宝莲的仙翰(皇帝书信),老规矩,先写附件。朱亨嘉给赵宝莲的仙翰,也分正文、附件。正文谈公事,附件诉衷肠,一样一样的。


    人一动情,才思便敏捷,接着赵宝莲的情诗,续了一首。


    《续帝女花》


    谁云无情帝王家?


    高平有女思无涯。


    百花丛中偏爱菊,


    年年岁岁叹荣华。


    “谁说帝王之家无情?宝莲不就天天思念着朕嘛。百花丛中,朕只爱宝莲送朕的菊花。一年年看着花开,叹着气,思念着宝莲”。


    谈完情,说完爱,办公事,朱亨嘉打开了赵宝莲奏疏的正文。


    一看,眉头皱了。宝莲让朕立她的儿子莫英为安南国王,这个事可不好办啊!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讲究名,名正才能言顺。那黎朝,在安南立国两百年,名义上,不管郑氏、阮氏、武氏,还是莫氏,都是黎氏的臣子。不立黎维禑,立莫英,岂不是废君立臣,坏了纲常?纲常可不能坏,朕已经得了天下,自然希望子子孙孙、皇权永固。纲常一坏,万一朕的大臣,都学着莫氏篡黎一样,篡朕子孙的皇位,可怎么得了?不成,这个事不能干!


    可是不答应吧,美人恩重,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忽然想到了张名振,对马欢喜道:“定西侯有奏疏上来吗?”


    “禀陛下,定西侯上了道奏疏”。


    “拿来与朕看”。


    朱亨嘉想听听张名振的意见,打开奏疏一看,好家伙,看完冷汗直流。


    “定西侯臣张名振谨奏,为封黎维禑为安南国王事:


    窃臣一介武夫,叨沐皇恩,拔擢军旅,常思报效于吾皇。然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臣拳拳之心,可昭日月,伏惟陛下海纳百川之量。龙逢比干之事,史册惜之。惟我大明之君,君临天下万邦者,纲常也。惟能重纲常,故四海归心,五夷宾服。昔海瑞云,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岂可不重礼仪、明尊卑哉?安南黎氏,虽陛下之臣,亦安南国之君也,郑阮武莫,皆黎世之臣也。岂可不立君而立臣者耶?此例若开,倘后世之人学之,陛下何以自处?微末愚忠,泣血以闻”。


    先看此疏,很气!什么叫“龙逢比干之事,史册惜之”?难道朕是桀纣?


    接着,很佩服,此人是个硬骨头啊!好汉!不怕死!


    最后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朱亨嘉,“倘后世之人学之,陛下何以自处?”是啊,如果后世的人也学这莫氏篡黎一样,来篡朕子孙的皇位,朕该怎么办啊?


    唉!朕不愿意对不起朕的子子孙孙,便只能对不起宝莲了!


    在张名振的奏疏上批复道:“览卿所题之本,其言甚嘉,准!”


    批完,朱亨嘉对马欢喜说道:“大伴,汝可知朕最怕什么人?”


    马欢喜楞住了,“这世上还有皇爷怕的人?”


    “朕最怕的就是张名振这样硬骨头的读书人啊!这些人,死抱着纲常不放,口口声声,忠孝节悌、礼义廉耻,不管对不对,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这人啊,一有了信念,便不怕死,杀了一批,还有一批,杀之不尽。叫朕如何能不害怕?”


    该如何安慰宝莲呢?光武大帝灵机一动,不能封莫英为安南国王,便照广南国例,封他为安南国副国王好了。


    于是,在赵宝莲的奏疏上批复道:“废君立臣,有违纲常。朕实不敢为此事!今封卿之子莫英为安南国副国王,安南国政,悉由其料理。终朕一朝,卿其勿忧”。


    ??


    很快地,两道册封安南国国王、副国王的敕命便拟好了。因为朱亨嘉不喜欢黎维禑,喜欢莫英,所以一个用敕谕,另一个用敕封。


    皇帝敕谕安南国王黎维禑:


    朕恭承


    天命,君临万邦,凡日月照临之地,罔不率俾。尔安南黎氏先祖黎利,抗拒天朝,屡生反侧。后知悔悟,恳请内附。天朝有好生之德,故准其职贡。尔当以尔祖为戒,尊中国,慕礼仪,可保平安。若触冒天朝,以烦天兵,既悔且晚矣!朕特遣礼部郎中叶时茂为正使,礼部主事林泌为副使,持节賷诰,封尔黎维禑为安南国王,锡以金印,加以冠服。自封以后,尔其恪守臣职,忠于天朝,以信义睦诸国。遵守朕命,勿得有违。倘若寻衅,朕必诛之。钦哉,故谕。


    敬天勤民


    光武二年二月一日


    之宝


    这道敕谕,口气严厉,不像册封,倒像教训。而且,玉玺用的既不是册封、慰劳用的“皇帝行宝”;也不是奖励臣工用的“广运之宝”;而是敕谕大臣用的“敬天勤民之宝”。大明正使叶时茂、副使林泌宣读完敕谕,直把黎维禑吓得屁滚尿流。


    人比人,气死人。给莫英的敕封,那叫一个和善。


    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徳泽天下,日光普照之处,莫不尊亲帝命。朕继太祖遗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九州海外,罔不率俾。夫安南国,我天朝三百年藩属之国。尔莫氏恪守职贡,从无违逆,真忠臣也!咨尔莫英,忠良之后,品性端正,温良恭俭,朕心甚慰!兹特封尔为安南国副国王,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鸿雁飞于山南;风行卉服,万邦藩卫天朝。尔当理政抚民,以仁治国,恪循要束,勿负朕意。钦哉!


    皇帝


    光武二年二月一日


    行宝


    好家伙,不仅语气极和善,盖的玉玺还是正儿八经册封用的皇帝行宝。直把莫英喜得眉开眼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