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刷刷地看向苏默,目光之中纷纷带上了佩服。水力的使用是苏默一直以来都在推动的事情,将院子建在河边也是苏默的主意。可惜这只是山间的一条小河,水力不大,而且时缓时急,除了实验用途外并无什么作用。
“刚刚我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几层楼高的炉子,这想必就是炼铁高炉吧?”苏默问向董盼。
董盼狠狠点头:“不错,没有进书院之前我就在想如何革新炼铁之法。于是我就想到了用高炉来增加炼铁温度,从炉顶上投入铁矿石,煤炭,从炉子下面吹气进去,等高炉内燃烧完毕的时候,铁水就能从铁口里面出来!”
“你的想法很正确,事实上我也曾听闻他省有过小竖炉来炼铁!”苏默看着董盼:“只不过为何之前我都从未有得到消息?若是早一日高炉出来,我华朝能生产出多少武器去平叛,去战胜外虏啊!”
苏默感嘆一句,董盼却自责了起来:“是啊,可惜那么多人都因为没有甲具没有犀利的武器被骑兵生生屠杀!”
苏默拍了拍董盼的肩膀:“这些事情不必自责,太过空中阁楼了。你这个高炉做得很好,只不过我有些建议,你要不要听?”
“请学长指教!”董盼眼睛一亮。
苏默连连摆手:“也就是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你斟酌着用就是了。唔,我看这用质量上佳的煤炭闷着烧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制成焦炭。用这样的焦炭放进高炉里烧可以得到质量很好的钢铁,而且高炉上可以加入石灰石做辅料。至于鼓风,可以考虑改进鼓风机,用水力也不错。大概就这些了,你可以好好试试!”
“谢学长指点!”董盼狠狠点头:以学长的这个法子,我看,这一炉一天下来烧铁就能达到一万斤!”
“一万斤……”众人纷纷摇头,这孩子技术到是极好的,怎么说话这么毛躁。一万斤铁,这么大的量哪有这么容易,怎么能一见了当官的就乱吹!
苏默看到了大家的表情,拍拍手:“既然你觉得是对的,那就去做吧。如果错了,那就认错改正。如果对了,那就证明给大家看!”
“是!学长!”董盼激动地大喊,随后招呼了十几个工人开始帮忙。
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被以十比三比二的比率运进大院,随后由工人肩扛手推地将铁矿石、煤炭、石灰石放入高炉,苏默一时间也有些心血沸腾:“这就是工业时代的前奏啊……也只有在书院这种技术不缺,我这种钱不缺的人这里,才能提前催生出……大工业的合奏曲!”
待到所有原料都被放进高炉以后,董盼大喊一声:“开始点火!”
高炉被燃起,气温开始不断增加,一个个鼓风机将风吹进炉内,煤炭被不断放进。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周围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所有人围观这座燃着熊熊烈火的高炉,神色各异。
“听新来的董盼说,这个高炉一天能产出一万斤铁?”
“不止是铁,听人家说还是要拿去炼钢呢。”
“年纪轻轻的,有点技术就飘起来,这话说得太满了啊!”
“哼,我看是人品有问题吧。这么年纪轻轻的就进了院子,还得以主持这么大一个项目。听说光是批进来的原料就要好几千两银子呢,莫不是……”
“噤声……看高炉吧!”
“一天一万斤……”孙承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围观了过来,听到人群的议论,不由眉毛一挑:“若是一天能产出一万斤铁,练出来的好钢怎么说也能有一两千斤吧?有这么多好钢,一天能产出多少好甲刀……也许,驱逐鞑虏的梦想,并不是没有道路……”
人群越来越多,几乎整个工匠院的人都围了过来看热闹。其余有资格进来看热闹的书院学生教授士子儒生也纷纷围观了起来。
一万斤铁,这个数字实在太过刺激人。就算再怎么没有概念也能明白如果真的如董盼所言一天产出一万斤铁,那将对整个国家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
“快要出炉了……”时间一到,所有人纷纷喧闹了起来。
董盼被这么多人围观的时候却神色不动,他的全部心神都注入到了这座高炉上。
能不能制成板甲,就在此一举了。
“出来了,出来了!”前面的工人大呼,董盼被几个工人强制带上全套护具后这才赶了过去。
苏默静静站着,脸上微微笑着,似乎对这里全然不关心的模样。但实际上,苏默刚刚已经断言:绝不止一万!
高达两丈七尺方圆的高炉流完铁水后,所有人都等待着计算结果。
而苏默也在那边心算着。
比起后世的高炉,这座土法练就的小高炉当然算不得如何。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顶一的强悍。
高炉高达两丈,八尺方圆。也就是说半径一丈大概是一米三。高达两丈,也就是大概六米六。
整个高炉的容积大概有五十五个立方米左右!
后世大~跃~进时期毫无技术含量的土法炼钢大概是一立方米一一百多斤。
按照1890年开始筹建的汉阳铁厂1号高炉计算(248立方米,日产铁100吨)。九十立方米的高炉能产生铁三十六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