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记还在缠磨:“我现在有的职务空着,影响工作,你能不能把法院副院长,司法局长的职务定下来?”
“老方,这回你儿子挺争气,考上了,我想让他去当司法局长,你看怎样?”
方书记怔了一下说:“儿子老子在一个系统不好吧?你要用他,就换个部门吧。(.)”
宋世博笑了:“考上就用,就让他当司法局长吧。古人说举贤不避亲,再说你还能干几年?我帮你解除后顾之忧。(.无弹窗广告)”
方书记不得不感谢他:“好吧,我领情,感谢你对我的工作和个人的关心。不过下一批你无论如何把我们报的人选批下来,这些同志辛辛苦苦好多年,都是骨干。”
宋世博满口答应,他不用多说什么,有他儿子的事垫底,他还能为难自已吗?他又和纪委尚文书记沟通一下:“你们纪委有没有要提拔的干部?”他知道,每个部门领导出于工作或个人关系或其他因素,都希望从本部门提拔一些干部。提拔的干部多,领导才有威信,下属才愿意为你卖力。
尚文说:“我准备再提拔三个室主任,三个检查员,往外单位再派几个纪检组长。”
“这批考试的干部,你们纪委考上五个人,我一个也不刷下来,都给你批,先把室主任和检查员定下来,其他干部下一批解决吧,你可以先报名单上来。”尚文对宋世博是有功的,所以特别受到关照。他说:“我给你派个得力的副书记,加强纪委的工作,帮你一把。”
“那当然好,我的几个副书记老是阳奉阴违不听我的话,挺挠头的。”
宋世博说:“哪个不听话,下次把他调出去。”他用不同的手段与多数市委领导通了气,打了招呼,交换的筹码也让双方满意。他自己班长的地位,和利用利益分配手段来平衡领导层关系的手腕,使他成竹在胸。
市常委会如期召开,可是会议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市委姚副书记首先发难:“对于这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工作,外界有不少说法,也看到一些举报信,反映有个别人有作弊行为。举报信中点了几个人,其中有一个叫夏海仑的,坐在她邻座的人反映,她交的几乎是白卷,为什么会入选?这事有必要搞清楚。”
宋世博神态严峻地转向组织部马部长问:“有这种事吗?试题是组织部判的卷吗?”
马部长不屑地一笑说:“没有的事,夏海仑的考卷我看过,考题全答上来了,得九十一分,是第三名。”
宣传部长说:“有的人自己考不上,就眼红别人,无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