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念念带着四爷爷回到北疆王府。
军师看见四爷腰上的玉佩,小心翼翼,「木清居士?」
四爷微微点头。
军师恍恍惚惚。
第69章
军师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一路跟着念念和四爷。
中将用胳膊肘戳一下小将,惊嘆, 「军师路过, 竟然没有讽刺我。」
小将:「军师顾不上。」
中将:「军师这眼神跟看心上人似的。」
小将:「什么乱七八糟的比喻。」
中将换一个比喻, 「跟你看血马的眼神一样, 炙热。」
小将摸下巴思考,「难道这位四爷是什么大来头?我刚听军师说了个木清居士。」
中将脖子僵硬地扭向小将, 「你说谁?木清居士?」
小将点头,「对,军师确实说了一句木清居士。」
中将眼神一瞬间地炙热,激动地摇晃小将的肩膀,「木清居士!木清居士!!」
中将飞蹿进房间,和军师一样,亦步亦趋地跟在四爷身后。
小将看向校尉:「他怎么了?」
校尉:「兴奋。」
小将:「木清居士很出名?」
校尉:「读书少,没听过。」
小将:「将军读书多,咱们去问问将军。」
校尉:「将军读书也不多。」
小将:「将军读的再少, 也比咱多。」
两人去找将军,问木清居士是什么来头。
乌龙城不理会两人, 专心致志地跟迷森学编手鍊。
校尉感慨:「咱们军营就这点不好, 读书人少。」
小将:「读书人不来当兵。」
校尉:「花费大量精力和钱财培养出一个读书人,上了战场,一刀没了, 可惜了这些精力和钱财。」
小将:「别说没有读书人来报名当兵, 就是有读书人, 军师也不捨得把人往战场上送呀。」
校尉:「说的有理,军师对读书人宽厚三分。」
小将:「理解,就像咱们对身手好的敬畏三分一样。」
校尉:「得文武全才。」
小将:「我现在和迷山迷海一块学字看书,很快,我就成文武全才了。」
校尉惊讶:「你能耐下性子看书?」
小将:「小瞧人了吧,我现在都能看故事书了。」
校尉抓住了关键词,「什么故事书?」
小将:「念念写的故事书,好看的不行,每学会二十个字就能解锁一个小故事,我现在已经解锁到第五关了,迷山迷海解锁到第四十六关。迷兰认字快,解锁到了一百二十关。迷兰说,五十关到一百关是一个完整大故事,特别精彩。迷山迷海为了早点解锁到五十关,在训练场墙上写满了字,蹲马步练基本功的时候,一边锻鍊一边默记。」
校尉有点反应不过来,什么解锁,什么认字,什么故事?
他怎么就没听说过?
小将自我感嘆,「我就是过了最佳学习年龄,认字速度追不上迷山迷海。不跟你聊了,你要是好奇什么木清居士,你去问军师,我继续认字,明天有解锁考试,我已经卡在第五关很长时间了,明天一定要通过第五关。」
小将自己给自己鼓劲,满身热血地离开。
校尉看着小将斗志昂扬的背影,抱着刀反省。
他是不是太堕落了,小将都开始认字看书了,他岂能原地踏步。
明天他也去马场认字。
校尉把学认字这个事儿当做头等大事,也顾不上军师和中将的反常,带着攒了大半年的银子去买纸和笔。
虽然他准备和小将一样用木板和木炭来写字认字,但笔和纸必须备上,摆在屋子里炫耀。
他也是识字求学的人。
莽夫什么的,跟他没关系,他是文武双全的人。
军师拘谨地坐在四爷下位,「您十年前不再出书,许多人以为您遭遇不测,他们苦等三年不见您的消息,长哭不止。」
四爷:「所思所想已全部写入书中。」
中将紧张的搓手,「您现在入世,是有了新书吗?」
四爷笑着摇头:「我来这里是帮念念,看我大半生的学识能不能为天下的老百姓解忧。」
军师声音颤抖,「只要您站出来,天下书生定会一唿百应。」
四爷:「不敢当。」
孟念念看看四爷爷,再看看军师和中将,不明白他们两人为什么这么激动。
四爷既然离开了老胡同来到了北疆王府,他也要去拜访一下许多年没有联繫的老朋友。
孟念念给四爷准备上拜访的桃酒和滷肉。
四爷一走,所有人围住军师和中将询问。
军师一口气喝干一壶水,跟他们讲木清居士在南方学子里的威名。
军师:「天下学子皆出南茗,这句话你们应该都听说过。」
其他人纷纷点头,这句话不虚,来京城赶考的学子一半出自南茗。
军师:「你们不读书,我也不跟你们说木清居士的书有多引人深省。我只告诉你们这个前后关系,南茗在三十年前什么都不是,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木清居士在此居住三年,教导了四十多个学生,这些学生考入秀才后拿着当年木清居士教导他们的书来教导他们的学生,这批学生让天下皆知南茗。」
中将继续补充,「我在南方读书的时候,南方书生私底下皆以木清居士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