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温先生摇摇头。
「我建议你喝青梅酒或者是枸杞酒。」
只要见过刚出生的老鼠的样子,人就喝不下那酒。
第542章 小幼崽
反正无聊着,陈白羽和李天朗就留在田边看罗专家和温先生带着一群小屁孩抓老鼠。
罗专家想要抓老鼠烤着吃,温先生想要抓刚出生的老鼠泡酒。两人带着一群小屁孩齐心合力的,在田埂里找老鼠洞。
孩子们可不管能不能找到,他们更喜欢的是找的过程。高高兴兴的在田里跑来跑去,时不时唱一首《迎春花》和《恭喜发财》。
就要过年了,大人都在家里忙着准备年夜菜,也只有孩子才能这样无忧无虑的玩了。农场的广播在二十月初的时候,就开始播放各种新年喜庆的歌曲,例如每天必不可少的《迎春花》《恭喜发财》《财源滚滚》等等。
听多了,再小的孩子也能跟着唱几句。
孩子们唱得最多的就是《恭喜发财》,因为有红包拿。村里两岁的孩子就能唱「恭喜发财,财源滚滚,红包拿来。」
农场的日子好过了,大人也大方豪爽了,红包的金额也比以前多了不少。以前是一角五角,现在给孩子的红包变成了一元两元,再多些就是五元。当然,十元还是少的。
但对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巨款了。
年初一的时候,很多大人都会逗孩子说『恭喜发财』,就给红包。孩子们一个个都是小人精,看看见大人就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也不管认识不认识。即使里面只有一角几分,也能让孩子高兴很久了。
不过,陈明和村长禁止孩子在年初一的时候向游客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可以说『恭喜发财』,但不能说后面一句,没有礼貌。如果有游客愿意给红包,那一定要说『谢谢』,然后再加上一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等的吉利祝福语。
绝对不能把别人的给以当理所当然。
反正就要大家看到农场人的高素质。
在孩子的教育上,陈明和陈白羽是一样的,可以没有能力,但绝对不能没有人品素质。
可以穷,但心不能小,气不能短。
孩子是农场的未来,只有把孩子教育好,农场才有未来。
陈白羽和李天朗站在田埂看,看着田里的孩子一边疯跑一边唱《恭喜发财》。温先生纠正一个孩子的发音,说他都没有唱在调子上。
孩子一脸的蒙逼,「什么是调子?」
大家都是这样唱的啊。
温先生语塞,他知道什么是调子,但他不知道怎么样解释孩子才能听得懂。
「就是更好听。」温先生看着孩子清澈见底的眼睛,选择忽悠。
孩子噗嗤的笑了出来,「陈明哥说,唱得开心就是好听。我又不是要当音乐家,为什么要唱在调子上?不唱在调子上,更高兴。」
温先生无语以对,「你高兴就好。」
「哈哈。」罗专家掐着腰笑,然后用蹩脚的粤语唱一首《迎春花》,『迎春花,花开每一家......』
不仅走音,还破音。
温先生抿抿嘴,噪音,耳朵在受罪。
「赶紧找老鼠洞。」温先生已经后悔和罗专家一起出来了,这人太不靠谱,比孩子还要孩子气。
难怪人家都说老小孩,越老越小孩。
其实,已经收割后的田埂很少老鼠洞。在稻谷成熟的那段时间最多,现在即使有也一般躲在洞里不出来,需要用烟燻。
相对来说,红薯田里的老鼠洞要更多一些。但大部分红薯在过年前就已经收穫回家,只剩下一小部分留在山坡。
在农场,很少人家会用红薯育苗的,一般都是在地里留一小块红薯不收,不仅天天有红薯藤餵猪,还能为来年提供红薯苗。红薯是藤种植,截一根藤擦在田里就能长。
当然,现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敢去红薯田里挖老鼠,那绝对是要被骂的。
罗专家和温先生带着一群小孩子在田里找来找去,终于在一个田埂上找到一个不知道里面有没有老鼠的不起眼的小洞。
「看看附近还有没有老鼠洞。如果里面有老鼠,不可能只有这一个小洞。」
相对罗专家和温先生,农场的小孩子更靠谱,懂得更多。
「这里还有一个。」
「这里也有一个。」
「哇哇。这里也有一个。」
附近一共有四个老鼠洞,让人守住一个出口,然后同时在其他三个小洞口烧火熏烟。
「守住了啊。」
「如果里面有老鼠,很快就受不住烟燻跑出来,我们就能烤老鼠了。」
......
陈白羽看的兴致勃勃。
李天朗帮陈白羽整理了一下头上的毛线帽,「冷吗?」
「不冷。」陈白羽正看得高兴。
李天朗笑了笑,「你怎么没告诉温先生,其实在柴房更容易找到刚出生的小老鼠?」
陈白羽一脸无辜的眨眨眼,「是吗?我不知道啊。」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李天朗笑着捏捏陈白羽的小鼻子,「你说,孩子们为什么也没有告诉温先生?」
「柴房哪里有田里好玩?再说,谁家的柴房被人这样玩?」
也是。
「啊。老鼠,老鼠跑出来了,快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