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八零娇俏农场主 > 第35页

第35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那天,她刚巧在溪边给阿祖洗被子。自从她六岁后,就坚持每周给阿祖洗一次被子,即使被阿公骂事儿多也没有放弃。


    看到红色的水,她还以为有人在上游洗红色的衣物,以为是掉色所致。


    哎。


    阿阔家出了事,家人到计生办大哭大闹,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有什么办法?


    悲哀。


    但却不知道是谁的悲哀。


    『计划生育』错了吗?


    没错。


    大家想要生个儿子,想要多子多福,错了吗?


    也没错。


    第45章 炳堂叔被打


    陈白羽早上放学回来,去割了红薯藤回来,剁碎,倒入潲桶加入两勺糠,然后开始准备中午饭。


    一个灶口两个铝锅,一个煮饭,一个煮猪食。


    因为大家把米汤当开水喝,所以煮饭时候放的水比较多。把米掏干净放在满满的一锅水里,等煮开了,饭熟了,再用柳条编制的漏勺把米捞上来装在一个木制的饭桶里。


    饭桶已经有了几十年了歷史,听说是阿爸刚出生的时候制的。每天洗洗刷刷,已经看不出木质了。


    陈白羽最喜欢的是米缸里的一个石竹制的用来衡量放多少米的竹筒。听阿祖说,这个竹筒是用最硬的老石竹制成,已经用了几十年,是公祖在去世前为阿祖制的。


    一竹筒米大约有一斤左右。


    家里人多,猪多,还鸡鸭鹅等等,做饭需要米三斤多。陈白羽每次放米的时候,都要拿着竹筒看一会,想着等几十年后会不会成为古董?


    上辈子的竹筒在阿祖去世的时候,随着阿祖下葬了。阿公说是希望阿祖即使到了地下也有吃不完的米,不会饿肚子。


    其实,如果阿公知道竹筒上刻着『全广』二字,是绝对不可能让竹筒跟着阿祖下葬的。『全广』是阿公的名字,就刻在竹筒最硬的地方,一般人很少会注意到。


    陈白羽会注意到,是因为她被竹筒砸了脚,然后抱着竹筒玩了一会『锤死你』的游戏。


    其实,家里值钱的不值钱的家具统统都有『全广』二字,防止和别人家的搅浑了。


    这是家家户户约定俗成的一个分辩自家东西的方法,例如桌子下会有一家之主的名字,凳脚上也有。


    即使是家里的碗底也有。


    村里人家摆酒做宴,一般会各家各户的借碗筷、桌凳。


    家家户户的碗怎么区分?


    桌子,凳子,怎么区别?


    看底部,一家之主的名字用油漆写着呢。


    是的。


    用油漆。


    这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有毒化学物』一词。


    陈白羽每天放学回来不仅要给家人做饭,煮猪食,餵猪,还要洗一家人的衣服。因为不是周末,家里只有她和阿祖还有阿公阿婆,所以衣服不多。


    一边煮饭,一边洗衣服。


    看到阿婆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从旧衣服里剪出一个补丁补上。阿公和阿婆因为要下田干活,所以衣服最脏,最需要力气,每次都会搓到双手发红。至于她和阿祖的衣服,随便泡泡。


    陈白羽凉衣服的时候,看到炳堂叔正一瘸一拐的从外走回来。


    「炳堂叔,怎么了?」怎么鼻青脸肿,好像伤得不轻?


    「你打架了?」陈白羽有些急切,也顾不上衣服,匆匆的跑到阿祖的房间拿出一瓶黄妈妈自制的跌打酒出来。


    炳堂叔很委屈的看着陈白羽,「小五,我不想当企业家了。」太痛了。小五没有告诉他,当企业家也要被小混混抢劫欺负的。


    「他们连我底裤里的钱都抢了。」炳堂叔肿成鸡蛋的眼睛眯在一起,滑稽有好笑,「幸好,我藏了三个地方。他们只抢了一个小兜。」


    陈白羽嘴角抽抽,就底裤那么巴掌大的布料,竟然还被夹缝了三个小布兜,也不怕硌得慌。


    ------题外话------


    今天两更哦。


    第46章 聪明


    「小五,我差点回不来了。」太可怕了。


    被人跟踪,拦截,打,割破内裤抢钱。


    幸好他假装不敌晕倒过去,否则还不知道要被打得多惨呢。他果然很聪明,虽然被抢了钱,但省了医药费。


    「所以,人家打你,你就晕倒,让人家把你裤子给脱了偷走藏在底裤里的钱?」陈白羽有些好笑。


    不过,也觉得炳堂叔聪明,就当花钱消灾了。


    只是,严打不是已经开始好几年了吗?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小混混拦街抢钱?目无法纪。


    难道严打过去,古惑仔势力又开始抬头了?


    「炳堂叔,我不是让你去认识一些有能力的人吗?最好就是有背景,能办事的。」几年下来,他们的生意已经不小。市里不少的杂货铺都从炳堂叔这里批发进稻草帽稻草扇,这几年,农场的老人有空就编织各种花样的稻草帽稻草扇,给大家带来不少增收。


    至于干果和小菜,主要是批发卖给一些在火车站或者汽车站摆摊的小商贩,生意也不错。短短几年时间,陈白羽手里积攒的钱已经是全家之最,超过了手握全家经济大权的阿公了。


    陈白羽和炳堂叔已经从零售走到批发,把农场的东西一点点的贩卖出去。即使随处可见的艾草也制成艾条,艾绒卖给中医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