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在1967年的生活 > 第9页

第9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可等鸡大了吃得多了地龙肯定会不够啊!」季明宇还是担心。


    季明珠无奈,只能指了指米糠,说:「那不是还有我今天从米坊偷买的的米糠嘛,这么一大袋够鸡吃不少时间了,而且地龙不够,可以养啊!」


    「像养鸡一样吗?」季明宇问,「怎么养?姐你会吗?」


    你姐当然会!


    地龙就是蚯蚓,在后世季明珠可没少看过养殖蚯蚓的新闻,蚯蚓养殖方便,只要保持好蚯箱湿度,注意温度,饲料也只要一些动物粪便,麦草,稻草或者烂菜叶子什么的,一看就很容易。


    当然蚯蚓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成熟一批,时间有点长,不过季明珠打算经常兑点灵泉水餵给蚯蚓,这样既能让蚯蚓不容易生病,又能加快蚯蚓生长。


    当然即使知道怎么养,季明珠也不会和季明宇解释清楚的,因为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所以她只说:「这还用问吗?地龙平时在土里,除了吃土,最多能吃到的就是肥料,烂草烂叶,咱们只要照着餵就行。」


    的确是哎!季明珠这么一说,季明宇恍然大悟,这么简单的事我怎么早没想到,果然还是姐姐聪明。


    时间已经很晚了,季明宇也把想问的全部问清楚了,于是季明珠赶紧叫他去睡了,要知道早睡早起才能长得高。


    不过想到以后每天可以过上捡鸡蛋卖鸡蛋的生活,季明宇这一晚是兴奋到半夜才睡着。


    即使睡着了,他梦里也全部是从天掉落的鸡蛋,捡都捡不完。


    ………………


    村民a:「队长今天好像很高兴啊?嘴都快咧到后颈窝了。」


    村民b:「队长红光满面的,肯定是捡钱了吧!」不过笑得好像大傻子哦!


    村民c猥琐的嘿嘿嘿:「说不定是队长昨晚在炕上泄够火了呢?」


    季三栓耳尖,把村民们的话全部听见了,不过他今天心情好,就不和这群八婆们计较了。


    一会儿,大队里的集合钟响起了,听见钟声响,社员们就知道又要开会了。


    现在已经是傍晚了,开会的地点又在很近的晒场,所以很快,社员们就全部东一家西一家的到了。


    等人稀稀拉拉的全部来齐了,季三栓就迫不及待的站在石坎上,准备开始他的演讲。


    清了清嗓子,又假装咳嗽了两声,季三栓才说:「各位社员安静一下,今天开会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消息实在好,季三栓光想着,就忍不住笑了。


    季三栓这样,实在是吊人胃口,有些着急的人,更是朝季三栓大喊:


    「队长,什么好事你倒是说啊?」


    「对啊,队长你就别吊我们胃口了」


    …………


    好吧!社员们的话让季三栓明白不能再卖关子了,于是他说:「社员们,今天,国家的新政策出来了,以后,咱们就不用生产队集体餵猪了,而是改为每家每户都可以喂,每家每户餵的猪最多不能超过五头,猪餵大后不能私自宰杀,私自买卖,但可以卖到食品收购站。」


    「而且,」口有点干,喝了口水,季三栓才接着说:「你们餵猪的产生的肥料,每交给生产队一百斤就可以得到三斤粗粮的奖励,如果你们的猪被食品收穫站评为一等,还可以得到布票和平价猪饲料的奖励 。」


    这是真的?社员们听完季三栓的话,简直有些不敢相信,他们不是在做梦吧?


    季三栓肯定的点点头,这是真的,虽然他刚听见的时候也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听错了。


    为了确定自己没听错,季三栓还连续向公社领导问了好几遍,问的领导都不耐烦了才确定是真的。


    「太好了,太好了」,得到季三栓的肯定,社员们都快兴奋疯了,有的更是喜极而泣。


    就连季明珠,也同样高兴极了。


    第6章 春耕


    消化了这个好消息,回过神来的人们首先要问的就是收购猪肉的价格。


    这可是关系到了自身的利益,不能不问清楚。


    「队长,说了这么多,你还没说猪肉多少钱一斤呢?」


    「对啊队长,以后家里的花用全靠养猪了,你可得说清楚啊!」


    ……


    有得急性子的,更恨不得冲到季三栓的面前,把季三栓的嘴掰开了。


    一群人把季三栓围得密密麻麻,密不透风的,誓要季三栓说出个点卯来。


    也不怪社员们如此着急,实在是因为人们全部穷怕了。


    这几年来,农民的收入来源除了集体分红,剩下的就只有家庭副业。


    集体分红就是用在生产队做的工分换钱,各个地区的都不同,像安山大队因为土地肥沃,公分还算值钱,一个公分值九分钱。


    安山大队成年男人一天有十个工分,也就是九毛钱,一个月算下来也有二十七块,有城里的二级正式工高,看上去是很不错了。


    女人每天也有八个工分,一个月下来也有二十四块钱,抵得上城里一级工人的公资了。


    老人和青少年则每天七个公工,一个月也有二十一块,比城里学徒工还高,要知道学徒工刚开始时一个月才十八块钱,还有要三年才转正。


    这样算下来农村看上去和城里是差不多的,只除了没有票。


    可实际上呢?


    工分根本不可能全部算成钱,因为生产队分粮是按□□分的,即人头占六成,工分占四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