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 九十六 缺这样的户部尚书

九十六 缺这样的户部尚书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挣钱?怎么又到挣钱上面了?


    暖阁里的君臣除了英国公,都是大眼瞪小眼。


    张懋不断的深吸着气,淡定,淡定,要淡定………


    “殿下所说,老臣有些不明白,这明明有关国计民生,可怎么有何商贾之事有关。”


    刘健觉得有些混乱,没能理清楚。


    国计民生?就是国计民生才挣钱啊。


    朱厚照心里小声絮叨,但凡是关于国计民生的行业,这些,可都是暴利行业啊。


    就比如,古代的盐铁官营,后世的什么通讯,军火,烟草等领域的国家垄断。


    这些的利润,往往都是些一本万利的生意,只有掌握权力的人才能去做。


    现在,权力正好就在弘治皇帝和朱厚照手里。


    朱厚照耐心问道:“刘公,本宫问你,现在煤有大用,你说说,煤还会像之前一文不值吗?”


    朱厚照赋予了煤的使用价值,刘健的脑子很快就想到了,煤,会大涨。


    煤有用,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会把寻煤,采煤作为第一要务。


    相比于之前一文不值,哪怕是五文钱一斤,这其中的利润依旧是个天文数字。


    只是刘健还有些不明白,煤涨价和太子有什么关系。


    此时的李东阳猛然想起什么,殿下的煤?


    李东阳开口道:“老臣若是猜的没有错,殿下手里可是有煤?”


    一语点破梦中人。


    朱厚照很是开心:“对,这煤,就是从西山出产的。”


    西山?


    弘治皇帝想起来了,就是那个从寿宁侯手里拿出来的庄子?


    那么个庄子下面,居然有煤?


    刘健恍然大悟:“老臣明白了,殿下是想采煤,这采煤需要人手,西山刚好有煤,殿下一来可以安置流民,二来也可为冬天早做打算,不知老臣说的对不对。”


    刘健不得不说,此计甚好啊。


    朱厚照却是摇摇头,“刘公只说对了一半,一个小小的西山能有多少煤矿,诸位都知道,山西,产煤吧。”


    众人点点头,山西多煤,这是自古以来都知道的。


    “所以啊,本宫前些日子,让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去山西买地,都是些下等田地,值不了几个钱,像是大同,长治等地,但下面,本宫记得,好像都是些煤矿啊。”


    刘健等人面色巨变。


    这下子,弘治皇帝也凌乱了。


    他们太清楚不过太子这些话的意思了,什么煤矿,那现在就是个聚宝盆啊。


    “张卿家,张卿家……”弘治皇帝有些心慌,连忙喊着。


    “陛下,陛下,老臣,老臣在这呢”,张懋更是激动的想哭啊。


    爹啊,大父啊,咱老张家要在我这个不孝子手里要发扬光大了。


    “太子说的,可都是真的?”


    弘治皇帝充满希望的看着张懋,这位四朝元老,一直以来都是给他稳重的印象,他说话,弘治皇帝才觉得放心。


    虽然现在看起来张懋也是激动难耐啊。


    “陛下,殿下说的句句是真,老臣和定国公,成国公三家合起来足足购了七八万亩地了,殿下估摸着下面至少有个几万万乃至十几万万斤啊。


    这些地,宫里占了七成,老臣三家各占一成。”


    弘治皇帝觉得手脚有些不利索了,手怎么也止不住的抖着。


    宫里有七成?


    这么多煤?朕能有多少?


    看起来,大明内帑怕是要在朕这要翻倍了,要给儿孙造福了啊。


    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在震撼之后,意识到了什么,互相对视一眼,嘴张了张,没能说出什么。


    太子又把这门生意,变成了皇家的私产啊。


    朱厚照深知围三缺一,开口道:“当然,我大明煤矿绝不止山西一地,若是有商贾开采,本宫为了百姓,愿将除烟之法,还有蜂窝煤的制作之法公之于众。”


    朱厚照一边说着,一边一脸肉痛,好像自己割肉了一般,心里却是毫无感觉。


    这蜂窝煤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更蛋糕一样,只要有心想弄,还真以为自己藏的住?


    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己主动拿出来,留个好名声。


    再说了,这东西和蛋糕还不一样,取暖在冬天可是第一要务,为了更快普及,光靠自己不成,还得让民间那些有钱的大佬参与进来。


    所有人都被太子这一手搞懵了,尤其是朱厚照冠冕堂皇说完以后,更是觉得朱厚照已经隐隐约约散发七彩之光的架势了。


    太子,厚道啊。


    直到众人告退,依旧是在称赞殿下高风亮节,不愧是陛下的嫡长子啊。


    本来还是负担累赘的灾民,这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了。


    张懋主动请命,要去河南护送灾民,一定尽量让他们平平安安到山西,好好安顿。


    这可不得好好安顿啊,这日后都是给俺老张家,不对,给陛下挖煤的劳力啊。


    快一日到,能少死多少灾民啊,这煤,不也可早一日动工啊,钱不也就能早一日看见。


    大事,这才是大事,这次是我老张现在要办的第一要务。


    弘治皇帝也被上一次谢迁巡视一事搞得有些怕了,想来这事,还真是得有一个尽心尽力的人来办自己才放心。


    张懋,还真是个好人选。


    张懋乃是国公,地位尊贵,也能代表朝廷重视,更何况,张懋自己个也把身家压在里面了,他也不敢耽误马虎啊。


    看张懋这样,弘治皇帝顺水推舟答应了。


    只不过朱厚照又提了两点建议,弘治皇帝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张懋退出暖阁以后,简直就是撒了欢的跑啊,一张榆树皮般的老脸上,笑得更是皱皱洼洼。


    刘健三人看事情商议的差不多了,也都说是内阁有事务,先告退了。


    出宫路上,李东阳不由感叹:“殿下当真有范蠡之才啊”,一边说着,一边打趣到,“要是殿下是个文臣,那老夫定要保举为户部尚书,大明,缺这样个户部尚书啊。”


    这般能搞钱的户部尚书,不知道比起只会扣扣搜搜的周经强上多少啊。


    李东阳几句玩笑引来刘健,谢迁二人大笑,不过笑完以后,也都有些失落。


    太子这笔买卖,宫里吃的是盆满钵满,满嘴流油,勋贵也跟着喝汤,可就是国库,什么都没有落下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