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早呢,回去干嘛?」一只大手从背后搭上魏亦鸣的肩头,一脸鬍子的姚师傅凑了过来,「嫂子好久不见,这是冉冉吧,几年没见你,长成大姑娘了,还记得姚叔叔不?」
姚叔叔?林冉仔细看了看对方的鬍子,又在原主的记忆里扒楞半天,才勉强和小时候总是和林父一起教她的那个姚叔叔对上号,是前两天碰到的儿时玩伴姚珍珍的父亲。
「姚叔叔好。」林冉乖巧打招唿。
「还记得我呢,你也好呀,上次见你还那么丁点一只,现在出落的这么漂亮,将来不定便宜谁家小伙子呢。」姚师傅高兴的揉了揉林冉的脑袋,又跟刘秀打招唿,「嫂子可算是熬出头了。」
这话里的唏嘘让刘秀跟着嘆息,「你怎么过来了,六车间今儿不忙么?」
「最近有点卡壳,今天停一天找找毛病。」姚师傅拍了拍魏亦鸣的肩膀,「这小子把图纸跟冉冉的拿混了,我听振华说是咱们冉冉回来了,跟着过来凑凑热闹。」
说着姚师傅有些不好意思的搓了下手,「冉冉啊,你那个图纸是干什么的?能不能让姚叔叔看看?我刚看了两眼就让亦鸣这小子收起来了。」
没想到这时候的人还挺注重别人的隐私,林冉诧异的看了眼一旁雕塑似的魏亦鸣。
被看的魏亦鸣摸了摸鼻子,轻扯了下嘴角。
被姚师傅热切的眼神看着,林冉点了点头,「当然可以,姚叔叔你看吧。」
「那我不客气了,」姚师傅接过图纸就要看,被刘秀招唿着进了办公室。
这大太阳天的,都站在外面杵半天,可算是能进屋了,透明人赵振华心里暗暗吐槽。
「你小子搞这么严肃做什么,冉冉又不是特务,来,跟着一起来看看,换换脑子,没准就有思路了。」姚师傅拽着一旁雕塑似的魏亦鸣往二车间里面走,他们的进度缓慢,最近瓶颈期,不如跟林冉研究研究她的图纸,休息休息脑子。
*
刘秀的办公室窗户开着,微微细细吹来,带来一丝清凉。
五个人围着桌子一起看林冉带来的图纸,奶白色的a4纸上画着手拉犁的概念图,前端的轱辘连结一个大犁钩,中间用方管连接一条长长的手柄,旁边标註着尺寸及去泥板和配重框,看起来像是农用机械。
「冉冉你这个做出来是干什么用的?」观察半天,姚师傅忍不住问了嘴,他想靠自己的知识猜,可惜没猜出来,只好不耻下问。
「是可以用来代替牛拉犁的一种手拉犁,」接着林冉简单的讲了讲手拉犁的用途,既可以耕地又可以开沟、还能培土和除草,这么多用处听的姚师傅两眼放光。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冉冉有兴趣带着姚叔叔一起做不?」姚师傅感兴趣极了,非常想参与其中,腆着老脸问。
「非常欢迎姚叔叔的加入。」多一个人加入就能让妈妈少出点力,林冉自然同意,只要能造出手拉犁,多少人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是无所谓的,她的出发点本来就只是帮林家村渡过难关。
「振华回趟车间,去把我桌子底下的钢轮拿来,」姚师傅吩咐赵振华回趟六车间,图纸上有一个部位需要用到胶轮,他们是钢铁厂自然没有胶轮,但他有一个钢轮倒是可以暂时代替一下,尺寸也很符合图纸上的需求。
赵振华翻了个白眼,出力的时候倒是不让他当透明人了,不过谁叫他是已经学会骑自行车的男人呢,这种业务让他来做正合适,总不能让他鸣哥去吧?想像了一下魏亦鸣拿着钢圈骑自行车的样子,赵振华打了个冷战。
剩下的几人分工合作,姚师傅负责截些厂里废弃处理的钢板,刘秀负责打磨各个连接,林冉和魏亦鸣动手组装。
从核心部位开始一点一点做起,林冉
有些惊讶魏亦鸣的配合,她刚一抬手,对方就知道她想要哪个部件,这样的敏锐度不像是普通车间工,「你在六车间是做什么的?」
「临时工」,魏亦鸣冷淡的应了声,把林冉需要的长螺丝递了过去。
临时工?林冉感觉对方没有说实话,临时工可不能让姚叔叔那种工程师级别的人笑脸相迎,联想刚刚的图纸,林冉没有多说。
倒是魏亦鸣继续开口,「你是怎么想到做出这个手拉犁的?」也许是两人中沉默的气氛被打破,让魏亦鸣都开了口。
林冉一边拧螺丝一边回,「你听说过桔槔么?
「jiegao?」连是哪两个字都不知道的魏亦鸣自然没听过。
「对,桔槔,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一种提水器具,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杆,以中间为支点,末端挂重物,前段挂水桶。当水桶打满水以后,就能轻易把水提到你想提的地方,一起一落,汲水很省力的。我这个手拉犁就是这个道理,人力达不到牛的力度,所以用长手柄来节省力气。」
「听起来像是槓桿原理。」魏亦鸣沉思,「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中也提出过这种观点。」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林冉擦了擦额头上惹出来的汗,笑着接了句在后世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
魏亦鸣有些惊讶,「你也知道这句?」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了,」林冉含煳了一句,接着解释,「其实最早有关槓桿原理的记载是《墨经》,里面有记,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