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大将军,求你做个忠臣吧 > 第108页

第108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不过世家虽然腐朽却不傻,一旦他们反应过来,凉州必有一场动盪。


    这些道理都是懂的人一听便懂,不懂的人也没解释的必要。


    一旁等面的韩昭将这桌学子的谈话尽数听入耳中,也一下听明白了青年语中之意。他一边敲着桌子,一边将注意力放到那桌的谈话中。


    学子们对凉州的政治兴趣不大,更能激起他们热血的是眼前这场将会发生的战争。


    有人问青年:「既然此次出征对凉州有极大意义,为何他们不派宇文循?只派了一个才二十岁的小将?」


    青年挑眉:「小将又如何?切不可轻视少年人。」


    那人不服反问:「那你说凉州军在兵力、财力都弱于新朝的情况下,劳师以远,然后去打以逸待劳的新朝军队。如何取胜?要知道新朝有十五万大军,带兵的又是深得窦骁真传的窦诚。」


    青年谦虚地笑了:「琚只读过兵书未上过战场,对用兵之事不敢妄言。不过凉州若要达到目的,此战必要满足三点:奇、快、险。」


    「如何奇、快、险?」


    「出其不意谓之奇,攻其不备谓之快,以小博大谓之险。」


    儒生们还没反应过来,但旁听的韩昭知道这位青年全说中了。


    凉州此战打的是个时间差,这边一进攻,龙渊关空虚的消息便再也瞒不住窦骁。


    旁人看着是凉州军被窦骁困在偏远之地八年,然何尝不是龙渊关把战无不胜的窦骁拒之门外八年。如今攻破龙渊关的天赐良机在眼前,窦骁必不可能错过。


    所以赵寄要和窦骁比攻城速度。


    他要在窦骁攻破龙渊关之前取得让窦骁不得不退兵回防的战果,即:兵临东都。


    此战时间紧张不用多说。


    再加上赵寄立的三个月的军令状,在路上就要花去月余,如此一来时间更加紧迫。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就算赵寄的兵法为韩昭所教,他也不敢肯定说自己知道赵寄如何用兵。


    但无论哪种可行的办法都要奇要快,如此一来,自然是兵行险着。


    而青年能以精炼的三个字将精要提炼出来,必然是吃透了将来的战局。


    对政治见地如此透彻,又在兵法上又这般造诣,此人不可小觑。


    韩昭的神情严肃起来,开始细细打量青年,甚至打开了许久不用的系统面板。


    青年是布衣,面板很干净,只有一个名字:程琚。


    韩昭内心瞭然。


    这个两个字,不用查资料也如雷贯耳。


    谈话已到末尾,青年的酒也沽好了,他起身接过小二递来的酒壶,道了最后一句话:「若琚所料不错,不出十日,便见胜负。」


    说完他点头与众人告辞,离开了客栈。


    韩昭没有急着追上去,而是叫来小二问:「他是谁?」


    小二回道:「听涛书院的学生,叫程琚,隔三差五就会来这里沽酒。」


    隔三差五吗?那不用急了。


    韩昭稳坐下来,继续等自己的早饭。


    不过——「小二,面怎么还没好?」


    厨房里传来小二的回应:「客官,厨子捡鸡蛋被鸡啄了,您稍等,他包扎好就给你做。」


    额……好吧。


    这头,回到书院宿舍的程琚将酒壶放在桌上,收拾起床铺。


    他拿起床上翻开的书,小心拂去掉落在上面的髮丝,将其合好放到床头,开始叠被子。


    书册静静地躺在程琚枕头边上,封皮上写着:《治凉八策》 作者:景修。


    ……


    果然如程琚所言,七日后,这场歷时极短却影响极大的战斗分出了胜负——赵寄夺取了襄阳。


    时间回到七日前,凉州军在汉中短暂整军后与窦诚在上庸短兵相接,然而此时的窦诚尚不知,此时的赵寄已经带领两万精锐轻骑兵到达了襄阳。


    没错,赵寄直接放弃了上庸,选择孤军深入敌后,夺取重镇襄阳。


    上庸距襄阳五百里,襄阳守军如何也想不到早上才与窦诚将军接战的凉州军会在傍晚出现在他们城下。


    趁襄阳尚未备战,赵寄发起突袭,不到一日,便夺取了城池。


    待窦诚反应过来,想要调兵夺回襄阳时却已尽失先机。


    这时变成了赵寄据守襄阳,坐拥十七万大军,前后夹击只有十五万人的窦诚,在新诚展开大战。


    窦诚的军队已因丢失襄阳军心大乱,又被赵寄切断补给,不出一月,便败退南阳。


    此战窦诚不但败得不明不白,折损了一半人马,还丢了上庸、襄阳,一时伪朝之威大挫。


    而赵寄名声大振。


    除开行军、休整的时间,这场仗他用了不到一月,一时天下都被这个年轻将领的名字惊动,纷纷打听赵寄的由来。


    这头,韩昭凭着流传过来的只言片语,在沙地上復原了赵寄的用兵策略。看着这奇快险的一场仗,他虽然不说,但心里的确非常骄傲。


    见赵寄能独当一面,韩昭也就放心下来。他轻笑一声,丢掉石子,翻身上马,朝并州而去。


    然而此时的赵寄心情并不轻松,他立在中军大帐中凝视沙盘,神情严肃。


    早些时候他得到消息韩昭已离开凉州,不知去了何处。


    赵寄担忧韩昭,却没有时间留给自己的私情,也无从得知他牵肠挂肚的师父几天前还在距他只有几百里外的地方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