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最近外间的传言,答案很明了了——
新帝屠戮翌朝宗室。
虽避世而居,孙尧却并非完全不问世事,他依旧是宣宗掌门,依旧会关心天下大事。
「近来外间颇有些传言——」孙尧说到一半没有说下去了,但他们都知道那个传言说的是什么。
孙尧直接问道:「你被追杀是因为赵小子?」
韩昭先前的迴避并非真的是不愿意告诉孙尧真相,反而他是以退为进让孙尧自己去猜真相。
自己猜到的往往比起别人直接说的更具说服力。
如今孙尧已经猜出真相,韩昭也大方承认:「是!」
「他是哪位公子?」
韩昭:「中山王之子。」
此话一出,孙尧面露诧异。如今灵帝子嗣未绝,中山王远不算正统的继承者,而赵寄又姓赵那就证明他尚未认祖归宗。
新帝已经丧心病狂到连翌室流落在外的血脉都不放过了吗?
姓刘的做皇帝也好,姓俞的做皇帝也罢,只要百姓过得好,孙尧并不太在乎……
但新帝做得并不好,这几年颁布的不切实际的政策搅得民不聊生,如今又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孙尧就支持刘氏了,哀帝一朝时的乱景他还记忆犹新。
所以孙尧听完并未表态,只嘆了一句:「少侠高义。」
韩昭垂首:「先生谬赞。」
他告诉孙尧这些也不是要孙尧去声讨伪帝,他是在向孙尧寻求援手,同时也为赵寄以后做盘算……
如果在此与孙尧结下善缘,对赵寄日后取皇位百利而无一害。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让柳芸按照原先的歷史走向跟了赵寄,待柳芸做了赵寄的柳妃,孙尧和宣宗也不得不站队了。
不过韩昭并不是打女人算盘的人,这事儿只能随缘,不能强求。
厨房里,赵寄一边帮柳芸剥蒜,一边透过窗户注意着迴廊里的韩昭与孙尧,这里的隔得太远,他听不到他们说了什么。
柳芸要用蒜了,一看却发现赵寄才剥了两瓣,她伸手在赵寄面前晃了晃:「你在看什么呢?」
赵寄回神:「你说我师父和孙爷爷在说什么呢?」
柳芸抓走赵寄手里剥好的蒜,无所谓道:「管他们说什么呢。行了,你就去吃饭吧,剩下的我来就好了。」
赵寄听她这样说也没客气,放下手里没剥完的蒜就走了。
这头,韩昭刚和孙尧说完事就见赵寄从厨房走了出来,这小子一脸闷闷不乐,就差把「不高兴」写在额头上了。
韩昭疑惑:这小子怎么了?和人小姑娘呆一块儿还有意见?
1.0:【没开窍或者人姑娘不理他呗。】
毕竟按照原来的歷史赵寄遇到柳芸的时候还要靠后几年。
按照史书的说法那时候的刘稷可是风流得不行,加上一张好脸在情场上战无不胜。
而现在这个又干又瘦的小子让人根本生不起什么想法。
韩昭一听也觉得自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怜悯地看了赵寄一眼,给他夹了一筷子菜。
……
吃过饭,柳芸负责收拾碗筷,韩昭尚未痊癒,觉得精神不济便去休息了。
赵寄无所事事,被孙尧拉去打下手。
孙尧小心翼翼地从一个大缸里捧出一堆处理过的断肢残骸,虽然十分零碎,但不难看出这些都是人的肢体。帮他取器具回来的赵寄看到桌上摆的东西被吓了一跳,他退后一步,咽了口口水,问道:「你这是在干嘛?」
孙尧放下做记号的硃笔,回道:「研究如何接断肢的经脉。」
赵寄感到惊奇:「手脚断了也能接?」
孙尧得意道:「当然。理论上来说如果操作的好,还能恢復得如常人一般无二。」
「这么厉害?」心底的好奇压过了恐惧,赵寄迈腿靠了过去。
「这算什么,老夫的师祖还给人接过头呢。」
赵寄惊得张大了嘴,他连忙追问:「救活了?」
被这么一问,孙尧焉了,他丧气道:「没有。」
那还说什么,赵寄撇了撇嘴,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了孙尧指定的桌子上。
做好了准备工作,孙尧仔细洗净手,开始进行试验,他悬着手转身问赵寄:「对了,会写字吗?我要你帮我记点东西。」
赵寄:「不会,不过你说吧。」
孙尧怀疑地看着他:「不写下来你确定得住?」
赵寄毫不犹豫地回道:「记得住。」
孙尧并不相信赵寄能全部记住,但见赵寄这么笃定他也不再说什么,开始动手。
孙尧一边操作一边口述自己的发现,其间夹杂着不少他自己发明的用于研究的术语,赵寄都说记下了。
约摸一个多时辰后,孙尧结束了手术,他放下工具洗干净手,坐到桌后拿起笔:「说吧,老夫说了什么。」
孙尧原本觉得赵寄能记住三分之一便是不错了,但他听着赵寄一字不差地将自己说过的话背出来时,脸色渐渐惊奇。
不过讶异之余孙尧不忘奋笔疾书,记下赵寄口述出来的东西。
放下笔之后,他笑嘆:「好小子!看不出来你还有如此天资!」
赵寄得意地扬起下巴:「那当然。」
孙尧眼睛一转,提议道:「赵小子,要不要给老夫做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