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总裁的专属炼丹师 > 第173页

第173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香炉倒没问题。”


    明无相摇摇头,然后也学着之前李家华他们那样,用手指敲了敲香炉,“炼制这香炉的那位炼器师技术虽然一般般,不过香炉的材料还过得去,在没有找到更好炼丹炉之前,我可以用它凑合。”


    “炼器师?炼丹炉?!”


    比起李家华他们,鍊气前期修士都不算,但是身为修士后备役,万俟瑞对某些涉及修炼界的事情非常敏锐。


    在明无相说出炼器师跟炼丹炉的时候,双眼叮的一下,瞬间变成一千瓦大灯泡,激动的看着明无相。


    跟随师父学习这么多年,万俟瑞在明无相的眼中是一只小菜鸟,但是关于这个世界修炼界的情况,万俟瑞绝对比明无相要知道得更多。


    现在修炼界,修士虽然不多,还是有一些的。


    然而因为这个世界灵气变得稀薄,加上灵药以及各种材料稀缺。修士们大多数都是走大众修炼道路,如万俟瑞这一脉,以医入道的修士虽然不多,但是比起明无相的猜测,要多一些。


    没办法,跟修仙世界不同,这个世界对某些专业性方向修士非常不好意。例如明无相的炼丹师,还有炼器师等。


    因为材料问题,无论是炼丹师还是炼器师,都快要在这个世界的修炼界断传承了。要不锻骨丹的出现,也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如果不是修士们很少跟凡人接触,要不顾唐这一招,引来的绝对不止这么少的人,里面还没有真正的修士。不过,虽然没有修士到场,但是这些人的背后,或多或少都跟修士有联繫。


    炼器师跟炼丹师快要在修炼界绝迹,万俟瑞的师父就没少在他面前唏嘘,因此一听到明无相说起炼器师跟炼丹炉,不让万俟瑞这只小菜鸟激动才怪。


    明无相不知道这个世界修炼界的情况,所以不懂万俟瑞为什么这么激动,至于他的问题,明无相点点头,反问道:“炼器师跟炼丹炉有什么问题吗?”


    第101章 只是意外


    万俟瑞不知道明无相对这个世界的修炼界一点了解都没有,认为明无相会这样说,一定是在考验他。


    幸亏明无相不知道万俟瑞的想法,要不真的挺为把万俟瑞收做徒弟的那位医修默哀一下——


    你家徒弟这么单纯你造么?


    万俟瑞单纯点也是有好处的,例如都没等明无相开口打听呢,万俟瑞就把修炼界的情况说了出来。


    所幸万俟瑞也没有傻到低,一些不适合普通人知道的消息没说,他没忘记包厢里还有好几个围观的普通人在。


    明无相听万俟瑞说到修炼界,炼丹师与炼器师稀缺到差不多失去传承的状况,一时间也不由得唏嘘。


    不过很快又有了计量,这个世界炼丹师居然稀缺到这个地步,那他这位炼丹师能够起到的作用可大了。


    当然,明无相也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自鸣得意,在修仙世界生活了百来年,明无相更清楚什么是弱肉强食。他是炼丹师的消息如果传出去,绝对会成为修炼界的香饽饽。


    没看到只是锻骨丹这种适合凡人用的丹药都引起这么多人的注意吗,在没有强大的实力震慑,他绝对会被那些修炼者们剥皮拆骨。


    明无相听完万俟瑞的叙述,想着需要更改一下对这个世界修炼界的态度了。


    万俟瑞说完,看到明无相没有开口,而是一副思索的模样,也不敢开口打岔,至于满脸好奇的看着他的李家华等人,万俟瑞就算想再说点关于修炼界的事情也没时间。


    因为他师父分派给他的任务总算轮到了。


    万俟瑞是医修一脉,能够引起他们注意的除了药材就是药方了。万俟瑞的师父收到消息,在这次夏季拍卖会上,会有一张残缺的古方进行拍卖。


    如果是普通的古方,不一定能够吸引身为修士的万俟瑞的师父注意,会引起他注意的,这张残缺的古方,有很大机会是一张丹方。


    没错,就是丹方。


    跟明无相这个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的炼丹师不同,就像万俟瑞刚刚说的,天地异变后,各种传承断绝,到现在炼丹师都快要消失了,何况是丹方。


    万俟瑞师父是医修一脉,在明无相待过的修仙世界,那里的医修是懂得炼丹的。现在这个世界,因为各种限制,真正的丹药已经很少见到,大多数都是搓药丸子。


    虽然不能够炼丹,但是医修一脉可以通过丹方里记载的内容,推算方子里各种药材搭配的功效。就算不能像炼丹师那样炼制出丹药,却可以复制出功效差一些的药丸子。


    这些药丸子也是现在修炼界修士们追捧的‘丹药’。


    能够流传到现在完整的丹方只有那些传承千年的门派才可能有,但是也绝对不多,那些丹方都会被门派当做宝贝供起来,哪能够让外人随意观看。


    不得已,修士例如医修们,只能把视线转移到流传在外的丹方,完整的他们就不肖想了,残缺的还是可以找一找的。


    例如这次万俟瑞的师父就收到消息,夏季拍卖会上出现残缺的丹方,被不懂行的专家们误认为是先秦时期一位不知名学者在缣帛上写的一篇志怪杂谈。


    不怪那些专家们会这样评价缣帛上的内容,因为残缺,缣帛上的文字不齐,通过解读,内容让专家们表示,老祖宗们想像力很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