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仙姐姐,别哭了,都过去了。”灵儿边擦着纤仙脸上的眼泪边说。
“灵儿,他太好了!”纤仙抱着白灵儿又哭了起来。
“既然知道他这么好,你要好好珍惜啊,不要再推开他了。”
“嗯。”纤仙点点头。
“羽儿兄你让我说完啊。”白子轩和羽儿走了好远才被羽儿松开。
“你告知幽儿了吗?”
“还没有,这次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去。”白子轩想到这跑了起来。
“你去哪?”
“我在就去告知幽儿!”白子轩边跑边喊。
羽儿看着白子轩的背影笑了起来。
“纤仙姐姐,这次分开我们不知道要多久能见面, 我会很想你的。”白灵儿握着纤仙的手说。
“灵儿,此去东蛮你要小心。”
“放心吧,东蛮的使臣来过大萧,他们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可怕的。”白灵儿对纤仙笑了一下。其实白灵儿的内心怕极了,但是她想要为大萧做些什么。
“灵儿。”纤仙抱住白灵儿轻声说:“你很勇敢。”
“纤仙姐姐,今晚我们俩一起睡好不好?”
“好啊。”纤仙起身拉起白灵儿说:“我们走吧。”
“好。”白灵儿开心的挽着纤仙往房间走。
纤仙回头看到回来的羽儿,她对羽儿做出她和灵儿一起睡,让羽儿去休息的口型。
羽儿对纤仙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怎么了纤仙姐姐?”白灵儿见纤仙一直回头看着什么也转身看去,但是什么都没有看到。
“没事,我们快去休息吧。”纤仙转回头拉着白灵儿进屋休息了。
第二天朝堂上王公公宣读了圣旨,封大皇子萧惠盈为太子,皇上龙体欠安,暂由太子监国。派月儿公主出使东蛮,封二皇子为西北将军,领军二十万前往丰州,楚王为西南将军,领军二十五万前往梧州,燕王为东南将军,由轻云郡主领军十万与燕王汇合。三路大军与当地军队汇合后统一听从三方将军命令,三方将军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纤仙乃是皇上和皇后失散多年的女儿,她温婉善良,德才兼备,今封纤仙为纤纤公主。
王公公念完旨意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太子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群臣说:“战事突然,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备足粮草,召集士兵,后日一早准时出征!”
“太子,臣以为二皇子和楚王都没有领兵打过仗,这样贸然的派他们两个去打仗是否有些不妥。”一个大臣上前跪下看着太子。
“让两个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人带这么多的兵力去前线,微臣也认为不妥。”又一个大臣上前跪在太子面前。
“微臣也认为这样不妥,而且让他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这实在是不妥啊!”又一个大臣上前跪在太子面前。
“臣附议!”
“臣附议!”
接着陆续出来了十来个大臣一起跪在太子面前。
“哦?”太子看着跪在下面的人嘴角上扬起来。“依诸位而言,认为谁去打仗比较合适呢?”
“太子,大宛、西凌、夷元同时进攻我大萧,微臣认为可以和其中一国和谈,和谈成功后与其联合攻打另外两国。”
“柴大人认为与谁和谈好呢?”太子微笑着看着下面的柴大人。
“微臣认为这三国西凌最盛,我们大萧与西凌和谈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柴大人认为派谁去和谈又派谁去打仗呢?”太子的笑意更甚。
“隋大人巧舌如簧,能言善辩,臣认为派隋大人去和谈最合适不过了。至于去打仗还是让刘将军父子去吧,他们有多年的带兵经验。”
“柴大人所言极是,不知诸位大人还有不同意见吗?”
“微臣认为应该与大宛和谈,大宛兵力雄厚。我们可派杨大人去和谈,毕竟我们和大宛还是姻亲。至于去打仗该派徐将军和郑将军去,他们久经沙场,是。”陈大人还没说完便被于大人打断了。
“微臣认为应该先与夷元和谈。夷元这些年逐渐壮大我们可以与之联合,微臣不才,愿出使夷元为国效力。其他两国臣也认为可以和他们和谈,臣。”
陈大人冷哼一声打断于大人的话说:“竟不知于大人还会和谈?”
“陈大人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呢!于某读圣贤书是不同于整日留恋烟花之地的酒囊饭袋的。”于大人白了陈大人一眼。
“你!”陈大人指着于大人气的说不出话来。
“我怎么了?”于大人昂着脑袋不去理会陈大人。
柴大人见于大人和陈大人吵起来了心里乐开了花,他对不远处的一个官员使了个眼色,那名官员直接站出来继续推崇柴大人的观点。
接着刚刚附议的大臣围绕着刚刚三个大臣的观点跟着附议。
太子在上面抬起右手在龙椅上轻轻的敲着,他耐心的等着下面的人一一说完。
下面的人吵了两个时辰才渐渐地停了下来。
太子打了个哈欠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看着跪在下面的众多大臣说:“诸位都说完了吗?”
柴大人见太子连坐姿都没有了在心里嗤笑了一下,还是个黄口小儿,不足为惧。“禀太子,臣等都已说完,还请太子定夺。”
“这。”太子看着大臣们露出了为难之色。
“太子三思啊!”陈大人说完又拜了一下太子,哼!还是嫩了些。
“不如请皇上定夺吧!昨日在楚王府见皇上还好好的,怎么今日就龙体欠安呢?”于大人大喊一声脑袋重重的磕在地上。
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听见于大人的话也全都将脑袋重重的磕在地上大喊着请皇上定夺。
“诸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太子站起身来看着下面的大臣嘴角上扬着。
“请皇上定夺!”跪在地上的大臣们仍保持着磕头的姿势大喊着,而站着的群臣看到跪在地上的大臣这样有的人也跟着一起跪了下去。
“既然都不想起来的话,就跪着吧。”太子收起上扬的嘴角看着朝堂上一直站立的白发苍苍的老者说:“张大人,有劳了。”太子说完又转身坐回了龙椅上。
下面的群臣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我就说张大人今日上朝必有要事。”“是啊,是啊,他可是我朝第一言官啊!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啊!”“他一出现就有人要倒霉了。”“不知今天要弹劾的是谁?”
“肃静!”元宝看着下面的群臣大喊一声。
群臣听见元宝的声音连忙住了嘴,柴大人见张大人走上前皱了下眉。
“臣有事要奏!”张大人开口铿锵有力,完全不像是已经有七十岁的高龄了。
“准!”太子在龙椅上正襟危坐。
“臣今日要将这朝堂上上下下都弹劾一遍!”张大人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大臣们大声说。
“哦?”太子上扬了下嘴角又马上严肃起来说:“今日咱们都畅所欲言起来!”
“是!”张大人向太子拜了一下。
跪在地上的大臣有的开始冒冷汗,有的开始眼神闪躲不敢对上张大人的眼睛。
“臣首先要弹劾隋大人!”张大人看了隋大人一眼。
“张老,隋某行得正坐得端。”跪在地上的隋大人心虚的说。
“哼!无耻小儿!这些年你利用官职烧杀抢掠!占用百姓的房子!将百姓们弄的流离失所,而你的房产却是一处处的增加,你还联合刘家父子欺压百姓!”
“你胡说!”隋大人指着张大人大喊。
“这是百姓写的血书!另外还有许多人证都在殿外!还请太子殿下定夺!”张大人说完将联名血书送到走下来的元宝手中。
太子看着血书上密密麻麻的名字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大喊:“好一个巧舌如簧的隋大人!”
隋大人见状瘫坐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臣还要奏!徐将军和郑将军!他们二人多年来克扣军饷贪图享乐!给士兵们吃坏了的粮食!喝只有几粒米的水饭!有的时候更是让士兵们饿着肚子上战场!还抓百姓当做土匪凑数,冒领战功!整的全军上下唉声一片!”
“你个老匹夫!休要胡说!”徐将军指着张大人大骂着。
“臣这有他们二人克扣粮饷的罪证!更有众多人证等着指认他们!”张大人说完又掏出了一沓信纸交到了元宝手中。
太子将桌上的信纸一张一张的翻开怒极反笑的看着下面的徐将军和郑将军说:“原来你们久经沙场是这么来的!”
“而陈大人多年来利用职务之便助纣为虐!他和他们二人狼狈为奸!只要有人要报冤都会被他秘密拦下,再给报冤的人随便按个罪证冤死狱中。他们的的罪状罄竹难书啊!”没等陈大人反驳张大人已经将信件交到元宝手中。
朝堂上的大臣们每见张大人从怀中掏出信件都会一身冷汗,生怕掏出来的是自己的罪证。
太子看着桌上的信件大喊着:“好!好!好!”
陈大人双眼无神的跪坐在地上。
“臣还要弹劾这个读圣贤书的于大人!”张大人指着面前的于大人大喊着。
于大人见张大人指着自己直接跪坐在地上。
“这位读圣贤书的于大人是一边读着圣贤书一边强抢良家妇女啊!只要被他看重的女子不管是成了亲的妇人还是没到及笄少女都要送到他的府上!如果敢违抗他的命令就会马上被按个罪名关进大牢,家产全部被掠夺!死在他手上的人命更是不计其数!他搞得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痛不欲生!臣还收到了于大人与大宛,西凌,夷元三国的书信往来!”张大人说完又从怀中掏出许多纸递给元宝。
朝堂上的大臣在听到有与大宛、西凌、夷元的书信往来时都吃了一惊,这是叛国啊!
太子拿过纸后见下面的于大人已全身发抖的跪坐在地上嗤笑一声将手中的纸扔到一边。
“臣还要弹劾柴大人!”
柴大人对上张大人的眼睛波澜不惊的看着张大人说:“不知张大人要弹劾柴某什么?”在听到于大人与三国的书信往来时柴大人握紧了手不让自己的慌张显露出来,自己与西凌的书信往来早已烧了,而这些年不是没有人要搜集自己的罪证,但是都是无功而返,姓张的现在只是虚张声势。
“柴大人认为呢?”张大人将手放进怀里看着柴大人。
柴大人见状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不会的!他不可能会有的!
张大人又将手放下来,柴大人看着张大人的手中并无什么信件时松了口气。“柴某一直为大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柴某不知还有什么是要被弹劾的?”
“哈哈哈哈!好个鞠躬尽瘁!好个恪尽职守!”张大人指着柴大人大喊:“多年来你买官卖官!壮大你的党羽!将和你意见相左的不是贬了官就是罢了官!更是在朝廷选贤能的时候暗箱操作!整个朝堂被你弄得乌烟瘴气!刚刚弹劾他们几个的那些罪证你也是一个都没放过!你比他们贪得更多!你欺男霸女!强占土地!利用官职将富商的家产全部吞到你的名下!你的几个儿子更是打着你的旗号招摇过市!人命在他们眼里如同蝼蚁!这些年来你的罪行擢发难数!你还与西凌通信!简直是罪恶滔天!罪大恶极!”张大人越说越激动越说声音越大。
“快!快赐座!”太子见张大人激动的样子赶忙命人搬了把椅子让张大人坐下。
柴大人看着坐在椅子上的张大人冷笑了一声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太子殿下圣明!张大人今日在这朝堂之上这般侮辱微臣,微臣心寒啊!”柴大人说完又重重的磕了一个头。
在柴大人身旁的陈大人在心里冷笑了一下。
“这。”太子有些为难的看着张大人说:“张大人可有证据啊?”
“臣。”张大人一下子说了太多的话还在大口喘着气。
“太子殿下!臣一心为大萧!如今却被张大人这样污蔑!臣的心已死!臣决定告老还乡!还望太子殿下成全!”哼!今日弹劾了这么多人全都证据确凿,上上下下牵连甚广,如果我再离开,那还有人干活吗?你一个太子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做了吗?看你不乖乖求我留下来!
“柴大人。”太子看着柴大人强压着要上扬的嘴角有些为难的说。
“臣去意已决!”柴大人看着太子为难的表情说:“臣不能允许有人这么空口无凭的侮辱臣对大萧的忠心!如果今日不严惩污蔑臣之人,臣心不平啊!”柴大人说完又向太子拜了一下。哼!跟我斗,你们都还嫩了些!这些年皇帝都对我毕恭毕敬的,你一个刚上台的小儿就敢来挑战我,看我不让你好好长长记性!
“臣还没有说完!”张大人缓过来后看着太子说:“柴大人的罪证实在是太多了!臣的怀中放不下,所以臣交由犬子看管,现在犬子正在殿外候着。”
“快宣进来!”
柴大人见状开始慌了起来,不会的!不会的!一定是虚张声势!虚张声势!
马上进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男子,他身后跟着八个人,每两个人抬着一个大箱子跟在身后。在朝堂上的群臣见状赶忙让出一条路来,张尽忠走进来向太子殿下拜了一下说:“微臣拜见太子殿下!”身后的八人将四个大箱子放下后跟着一起跪了下去。
“起来吧。”
“是。”张进忠起身后站到了张大人身后,身后的八人也跟着起身站了过去。
“这些是?”太子看着下面的四个大箱子故作疑惑的问。
“这些都是柴大人这些年的罪证!其中牵连颇广!”张大人看着太子说。
“假的!都是假的!”柴大人不相信的冲上前去掀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放满了书信,最上面的那封书信正是他和西凌往来的信件!不可能!已经被自己烧了!怎么可能还有?
马上有禁军上前将柴大人拉开。朝堂上的群臣看着四个大箱子大部分的人都慌了起来,只有极少数的几个人对柴大人露出鄙夷的眼神。
“柴大人!你可还有话要说?”太子看着下边的柴大人冷笑着。
“污蔑!污蔑!那信我都烧掉了!怎么可能还会有!”柴大人说完马上捂住了嘴,朝堂上的人听见后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柴大人,看样子你是不能告老还乡了!”太子起身看着下面的群臣说:“本宫看你们一个个的神色也是很慌张的啊!来人现将这几个罪证确凿的,与他们有关联的人全都抓起来押入典狱听候发落!剩下的人,本宫给你们一天时间去张大人那交待自己的罪证!坦白者可以酌情处置!拒不坦白者被抓到罪证重重处罚!”
“你不能这样做!整个朝堂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你要将所有人都抓起来吗?”柴大人一边挣扎着一边大喊。
“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们一样的!那些被你打压的不与你同流合污之人,本宫会即刻启用他们!本宫今日就要肃清朝堂!重大罪过者一个不留!”
柴大人见太子这样说彻底失去了所有力气瘫倒在地上。
刘将军父子见状想要枪禁军手中的刀被走进来的项少忆一箭钉在当场,随后传来刘将军的惨痛声,刘将军的儿子见自己的父亲的胳膊上插着箭钉在了地上吓的坐在了地上。剩下的人见状也都放弃了抵抗,任凭禁军将他们带走。
项少忆带人走的时候对太子眨了眨眼,太子趁人没注意对项少忆笑了一下马上一脸严肃的看着下面的大臣们。
“张进忠、孙盛林、谭啸杰。”太子坐回龙椅上看着站在下面的臣子念出了三个名字。
“微臣在。”被喊到名字的三人走上前一起跪了下去。
“本宫命你们三人即刻接管柴大人、陈大人、于大人的职务,可有不便?”
“臣等遵旨!”三人一起向太子拜了一下说。
众大臣们又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太子今天这是有备而来啊。”“是啊,一下子扳倒了这么多有权有势的大人。”“只是刚刚太子点到名字的三个人除了张进忠的父亲张大人出名外,剩下的两人都没有什么印象啊。”“也不知道他们的能力怎么样?”“管他呢!先看看呗。”“也是,总比那几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老家伙强。”“太子并不像传闻说的那么遇事犹豫不决啊。”“简直是雷厉风行啊。”“以后的日子终于能好过些啦。”“是啊,是啊。不用再做违心之事啦。”许多臣子向太子投去赞许的目光。
“肃静!”元宝又喊了一声。
“好了,自己有罪的现在跟着张大人去隔壁吧!”太子抬手示意两个小太监上前将张大人扶起。
张大人起身扫了一眼朝堂上的臣子们说:“太子殿下宽宏大量,给你们重新改正的机会!否则老夫定要将你们一个个全部都揪出来狠狠地弹劾一通!”张大人说完拜别太子便被两个小太监扶着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