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国色无双 > 第523页

第523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苏默应下。


    说到这里,华言徽笑笑,道:“我的新职司也算开展起来了,皇城司人手扩张已经探查到了很多地方。现在每天想要清闲下来,可不容易。”


    “正事要紧,殿下还是早些回衙署吧。”苏默回复。


    华言徽揽了揽苏默的肩膀,道:“那就不打扰你和弟妹恩爱了,哈哈……”


    苏默轻笑着,听了华言徽这话,反倒是感觉心下透着热络劲了。


    接下来朝廷的变动果然如华言徽所言那般开始运转,得到皇城司职司,又收穫了一季新科进士座师身份的华言徽在燕京十分活跃。皇城司几次逮到京中豪门子弟为非作歹的事情,捉住了不少人的痛脚,更是让顺天府头疼的时候,也让京中豪门迅速对这位亲王建立起了新的认识。


    及至苏默再次结束清闲的时候,他就要开始跑去吏部报导了。


    礼部左侍郎高秀文接待了苏默等甲子新科进士。


    按说,新科进士们是天子骄子。朝廷甚至有副相亲自过来接待的例子,一般章程也都是吏部尚书董新舒来此,但谁都知道陆慷不待见苏默。于是董新舒恰巧忙于政务,将事情委託给了高秀文。


    高秀文是老资格老资历,迎接新科进士倒也不算失礼。


    对于这个小小的细节苏默没有在意,他的前程已经定了下来。对待这一科新科进士,天子表现出了罕见的强硬。


    “状元苏默,授翰林院编撰,历事……天津卫同知,监军天津卫?”高秀文打开诏书,这份由天子口述,翰林院侍读学士徐天放书写的诏书基本上内容已定。谁都知道三鼎甲是固定授职的,但今天,高秀文念着念着,却不由发出了质疑的疑问,好在高秀文也是老资格了,立马恢复正常,念完了下面:“节制……天津军政事务。”


    苏默上前:“谢圣上隆恩……”


    说着面北而拜,然后苏默接过诏书。诏书上只说了苏默节制天津文武军政,却并没有说十万新军的编练计划。苏默清楚,无论是启兴帝和华言徽,都考虑到了朝廷的反应。强硬推动苏默掌握天津卫他们可以做到,但再想要以朝廷的名义推动十万新军编练计划,几无可能。


    十万大军,光是每月粮饷就需要粮米油烟肉菜十万石,军饷五万两不止。编练一年,军费支出就要往两百万两走。这还是十分节俭的用了,但按照苏默那大手大脚,保障伙食高强度训练的法子,训练进度是有了,军饷却绝对会继续飙升。一个两百万两,充其量只是打底。


    就这么简单一算,十万大军的编练计划根本不可能被朝廷通过。


    无他,不说兵部西府支不支持,也不说近在咫尺的辽镇边军会不会歪腻。就说最关键的钱粮一字就能卡住。


    作为陆氏经营最深,也是最为铁桿的户部。想要从这里头掏银子,苏默想想就感觉绝望。户部应该还有点银子,毕竟陆慷治下别的或许不成,搜刮民财的本事却是一流。想想当初户部新税收政策下达的时候,作为陆氏铁桿的河南巡抚陆宗预强力推行。结果惹得百万流民起义,河南税赋重镇被摧垮一空,现在反而要中枢填补。


    既然朝廷这里通过不了,天子那边应该就要做另外一条道了。苏默静静想着,按下了这一头。


    高秀文深深看了苏默一眼,没有说话。苏默谦逊地回礼,只是目光之中,丝毫低人一等之感。


    感嘆了一声后生可畏,高秀文继续主持。


    刘文池顺理成章成了翰林院编修,卢象升也是……


    但念到卢象升的时候,高秀文还是微微顿了一会儿。无他,卢象升也是要去天津,整理天津卫卫所,编练新军。


    新军军额为三个卫一万五,军费直接走内库,编制以皇室禁军论。


    这一条出来,高秀文眼睛都眯了起来。


    只不过高秀文很快就摇了摇头,他已经老了,不愿意和陆慷冲突,却也更不愿意捲入朝中大事。


    于是高秀文对一帮子新科进士道:“此次科举完毕。三鼎甲入职翰林院,尔等却需要参加朝考,视尔等朝考成绩,参考殿试成绩。然后予以具体分配到都察院御史,六部主事,或者天下府县。好了,诸位,准备随我过去朝考吧。”


    说着,苏默三人朝着二甲三甲的同年们一礼。


    以祝福的目光拜别了众人,苏默便开始准备上任天津卫了。


    同样,苏默的去处也震惊了朝堂。所有人纷纷暗自猜测着这一次燕京即将到来的变动。谁都看得出,苏默去天津卫全面主持军政和卢象升去天津练兵,这都是对陆禅、陆房调兵入燕京的强硬反击。


    朝中人纷纷察觉到了一个信息……


    帝党尽管微弱,却已经抓住了科举的机会开始崛起。而世阀们却因为苏默的巨大成功而反应束手束脚,每每对帝党动作,却总是被苏默关键时刻逆袭,比如河南一役,开封府就被世阀们坑得不轻。


    如此一来,众人似乎能够看到……整个两派的走势就是微末起家的帝党不断上升,而,世阀却日渐衰落。


    如此……是否就彰显着皇权回归,将成为这历史大势?


    “天下大势,如江海滔滔,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所有人不由斟酌起了苏默来京时的话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