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国色无双 > 第508页

第508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王轩也是点头,他们几个世家子,都十分清楚科举里头那些弯弯绕绕。尽管场面上的严厉都是一等一的,但实际上更隐秘的黑暗,却不是普通人可以察觉的。


    卢象升这会儿拍了拍巴掌,大笑:“谁说没人的,龙门官我们可不认识。还不是多亏了言维!”


    “言维?”众人这才顺着卢象升的目光转身,果然,苏默大笑着面对众人,轮流给了一个熊抱。


    就连一下十分不喜肢体接触的谢世晋也是别扭地受了下来。


    这一次谢世晋能够顺利解围显然就是苏默的帮助了,众人感慨苏默这个年岁最小的,却是成就如此之大。


    五人稍稍叙了一下各自的经历,苏默也得知几人尽管在外打拼出了事业,但并未得到家族的认同。


    他们都是依靠自己积累的人脉,加上苏氏雄厚的资本支持这才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事业的。这种独立于家族想要另起炉灶的想法显然会得罪那些将家族利益视为不可侵犯的族老。


    甚至,这几人的家族都不愿意为四人在科举上运作,反而横加阻拦。不然,几人只怕早早就跑进燕京了,也不会一直拖到现在。


    了解了内情后,苏默只好劝慰了几句,却没什么多说的。依着几人的才学和本事,既然到了燕京参考,只怕其中的困难已经都搞定了。就算家族不支持,他们的父母总不能坐视不管吧!


    见此,苏默倒是不担心几人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算陆家想要打击苏默,也不可能冒然针对这几个小兄弟,那可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谁都不会轻举妄动。


    五人在贡院内相遇,却不可能再在这里摆酒美食叙旧了。一旁监考的士卒瞪大了眼珠子,显然对几人这么磨叽有些不满了。


    五人也知道,自然只是各道珍重便进了各自的位置了。贡院号舍里,考生每人一间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蜡烛。待试题发下来,明远楼上响起鼓声,应试的举子们就以点香为计时,开始做题。


    燕京地处北疆,开春二月正是料峭春寒的时候。尤其贡院房间简陋,因为监考需要无法避风从而号舍内保温极差,寒风一个劲灌入号舍内,考生们只能揉~搓着肿胀的十指开始做题,至于被冻得难有知觉的双腿也没工夫管了,反正又不用他来写字,至少有个火盆管着好歹不会废掉。


    比起多数贫寒的考生,苏默坐进了自己的号舍后显然就要惬意一些,感受了下寒风,苏默便紧了紧自己的裘衣。随后,自然埋锅造饭,寒风凛冽,也就需要更多的食物来弥补能量。


    于是煮了米粥切了皮蛋碎肉,吃完了皮蛋瘦肉粥的苏默感觉胃里暖和了一点。再刷夜洗脸完毕后,天色早就到了晨昏之时了,见此,苏默直接倒头就睡了。


    监考的老卒们都傻眼了,就从未见过这么无视科举的……倒头就睡。


    要知道,这些老卒也不知有几个得了嘱咐,要狠狠盯住这位来自江南的大才子呢。


    却不料,人家第一关就睡了。


    及至苏默第二天好好歇息完毕后,重新洗漱,整理好全部防寒穿戴的苏默这才活动了下身子,吃好喝足开始做题。


    会试的内容为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与乡试相同。


    首先是四书义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从容中道圣人也


    皜皜乎不可尚已”


    然后是五经义


    《易》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益动而巽,日进无疆


    知以藏往


    为君为父为玉为金


    《书》


    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监于先王成宪


    用敷锡厥庶民


    率惟谋从容德


    ……


    四书五经,五言八韵的东西苏默自然是信手拈来,书院教出来的学生基础功自然是分外扎实,应付科举十分容易。


    至多苏默也只是郑重了一下,提笔的速度慢了一点,却并未有何延缓。慢一点只是为了预防错字,写完了苏默还得誊写一遍。


    顺顺利利答完了第一场,苏默也稍稍放松了一点。和乡试不同的是,会试是不许考生出场的,收卷完了就进行第二场。


    至于第一封试捲去了何处,自然是开始批阅了。


    科举阅卷十分严苛,责任全部落实到具体人,一个程序不能漏。弥封、誊录、对读等各道负责官员都要在卷面上签字盖章。所以每章硃卷上,一般有内收掌、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外收掌、同考官等六个印章。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註在原卷(墨卷)的后面,以备查验。


    誊录好的卷子,仍交给外收掌(考场外保管试卷官员)。


    朱、墨两种在对读无误后仍放在一起,送外收掌处,并由外收掌再覆核一下。无误后将朱、墨卷分开,硃卷分批送至保管室(提调堂)登记、覆核,由监察官员(监临)逐一盖印。


    然后分捡成包,陆续装箱送最核心的阅卷场所——内帘,由内收掌(阅卷场所内保管试卷官员)分送内帘飞虹桥上。如此叫做”糊名易书“。


    至此,这才会开始真正的阅卷。


    在陆相亲笔题写的“至公堂“中。此次会试的副总裁掌翰林院事曹乃安,十八位同考官,十八位内监官的全部目光都集中在了门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