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饶是如此,如何隔着几千里统领一个庞大帝国就成了华元的心病。
严格来说,南京也是一个作为国都的好地方。金陵王气所在,六朝古都的名头也不是白给的。
但同样,南京想要作为一个全国性的都城,也是有许多不足之处的。
比如对漠北蒙古人的防御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硬伤。
故而,燕京城的确立,实际上有很大因素就是在军事防御上。
同样,离开了南都去燕京,军事上倒是便利了。那政治上呢?
如何统领富庶的江南,如何隔着数千里统领庞大的帝国,又成了一个地理上无法绕开的难题。
燕京不是地理上帝国的中心,也无法有效辐射中央帝国的全部威严。
那么,在南京保留一定的权力就成了必然。
于是,当帝国的中心转移到燕京后。南京依旧保留了东西二府,但核心关键的,却只有六部。
在南京,西府完全是个打酱油的地方。军权掌握在兵部,在这里,最有权力的除了四个南都留守外,就是兵部尚书了。当然,礼部尚书在名义上是各部之首,吏部尚书便宜管辖南京周围直隶地区人事问题就不说了。
总之,南京也是个有权势的地方,并不只是空头牌子。
八大家在江南这地界,自然是早就盯了上来,几十百年的功夫,早就将南京六部扒拉了齐全。也依此,彻底让江南之地成了八大家的基本盘。
南京江宁,周府。
江宁周家、六合柳家以及句容王家。江南八大家,南京就占了三个。
可见南京牵扯利益之庞大,资源是雄厚。
而这里,周家便是当之无愧的地头蛇。
周辩玄此刻手中捧着一卷书,在冬日的书房里,暖呼呼地悠然看着。至于书院的活,他也早就安排了妥帖。对于书院号召支持西南战争的事情,远在千里之外的周辩玄感触倒是不深,但也支援了三万两银子,一万石米。
直接给了书院,让书院调配用度。倒也省了谁敢打这些军需的主意!
不多时,一名美姬莲步轻移,款款而来:“公子,老爷有请!”
周辩玄也没什么意外的表情,似乎早就知道了,点点头,将书籍放好,便去了周琦的书房。
周琦是三个月前告病回家的,说起来,周琦的年岁也不小了。六十一,在后世是国家级领导人正大展雄图的时候,但对于身体一直不大好的周琦而言,他已经是勉力支撑,应付不了接下来的政务了。
明年就是各省乡试的时候,后年就是三年大比之期。
也许忙完这茬,周琦就会彻底退下来。
但近日朝廷上发生的事情让周琦心灰意冷,直接回了南京老家。但这日子还没消停多久,周琦便悄悄进了南京城,汇聚了一堆老友,整日叽叽喳喳的,让周辩玄每每想到这里,都不由轻笑起来。
“父亲是耐不住寂寞了!”周辩玄想着,作为周家的嫡长子,政治触觉不要太灵敏。事实上,只要能够全盘了解所有的隐秘,谁都能嗅到一二。
推开门,周辩玄进了周琦的书房,里头,还有几个老人面目十分熟悉。见到这些人,周琦不用想也就明白了此次会面的目的何在。
“辩玄见过顾世伯,谢世伯,王世伯!”周辩玄老老实实地,一个个恭谨地行礼。这里没有一个人是他惹得起的,一个个都是一跺脚让一个地区震三震的人物,小瞧不得。
为首一人姓顾,精神烁烁,眼神虽是平和,却气场强大,很有些镇场子的气质。周辩玄对其十分熟悉,这是苏州书院的院判,养病在家的副相顾明的亲弟弟顾士詹。天下名士!
而顾家,历来都是八大家里头最是桀骜的世族。
周辩玄目光掠过,继续看向第二人。此人姓谢,绍兴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子儒雅的味道,谈吐风趣,广闻博识,隐隐中却有股子令人感到压迫的气场。此人就是而今八大家里头挂倒数的谢家当代族长兵部尚书谢如轩的亲弟弟,南京国子监祭酒谢屈,清流之中的泰山般人物。
最后一人,也是个中老年人士。不大说话,也不大笑,硬邦邦的,却让周辩玄感到了一股子极厉害的杀气。此人是南京镇守将军,统领南京朝廷的各部军队。
也就是王家的当代家主一代巨儒王鹤的亲弟弟王丕。
这么一大帮子人在这里聊天说话,周辩玄亲身见证,可是心中惊涛骇浪,不住涌现啊!
“陆家这是惹了众怒啊!”周辩玄想着,心中笑笑,不由想到了那个不知道是死是活的苏默。
这一切,还真和这小子脱不了关系!
“眼下陆家势大难制的情形已经越发明显,诸位,是时候拿个章程了!”周琦面色红润,自从生病归乡将养后,他极少能这般有精神了。
最先响应的是谢屈:“不错。陆慷在政事上的表现已经越发独断专行了,当初我们建立八大家联盟,为的是彼此呼应,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不是为了成全某一个人的政治道路,也不是成全某一个家族自己的利益!”
顾士詹和王丕都是不时颔首。
光是谢家,就不知在陆家那吃了多少窝火。虽说八大家彼此呼应真的让八大家在朝堂之上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但八大家内部彼此间失衡,尤其是陆家独霸后。其他七家都不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