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国色无双 > 第76页

第76页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湖广上层甚至大吵过一顿,作为善化的直属上官,尹泓智的至交好友。长沙府知府孙嘉艺不仅亲身上阵肉搏赢忠,更是去找了湖广民政系统最高长官湖广布政使蒲邢,最后蒲邢也朝着赢忠施压。


    但赢忠不愧是书院出来的强悍精英,苏默这边刚刚将尹家抄家了。其后湖广按察使司上奏朝廷弹劾长沙府知府孙嘉艺的奏章便出来了。其中证据详实,文辞精妙,让所有人大感震动,赢忠,这是下了死力气要整孙嘉艺啊!


    在赢忠的强硬坚持之下,蒲邢虽说对赢忠十分不满。却也只能撇过此事,而孙嘉艺面对地方监察系统最高长官的弹劾,不得不戴罪避职,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次是也在劫难逃了!


    果不其然,随后,孙嘉艺窝藏尹泓智的事情被告发。司法正式进入,圣上命御史台调查。


    整个长沙,一派血雨腥风。


    湖广官场,为之肃然一震。


    闲话少提,就说尹光将思绪从追忆之中收回。看着手上拿到的一封请柬:善化纺织商业协会?


    这是一封请柬,不错,是苏默对尹家旁支别系主要人物发出的请柬。


    尹光乃是举子出身,却不喜官场。落第之后,便索性自己建了一个纺织场,其初,织工不过十二人,织机也不过五张。


    但而今,发展十数年。在尹家牌子和举子身份的照应下,再加上尹光自己的勤恳努力。其生产的尹氏湘绣,已经斐闻江南。


    可以说,除去尹泓智的几个大纺织场外。独树一帜又吸金恐怖尹氏湘绣是尹家旁支之中的一个标杆,若是连尹光都倒了,只怕尹家真的走到末路再难崛起了。


    而此次,尹泓智便真切感受到了这种味道。


    一种衰败来临的味道。


    善化纺织商业协会的请柬与其说是请柬,还不如说是一份战书。


    通过会党这样一种制度,用孤立隔绝的手段在无声之中将尹家逼到角落里。这份手段和心机,让尹光真切感受到了苏家子的能耐。


    “罢了……”尹光挣扎良久,却发现自己已经没了反抗的力气。但他不想就这么认输,他渴望从族人们身上感受到尹家的精神,于是挥挥手招来长尹誉:“去将我七弟,四哥,大哥都召集过来吧!”


    尹誉应是,快步跑出。


    不多久,却是尹誉疾步跑来,连连喘气:“七叔,四伯,还有大伯……”


    “怎么了,慌慌张张的?”尹光神色一沉,长子这么沉不住气,让他有些不满。


    尹誉哭丧着脸:“七叔直接将所有的织女遣散,织机发发卖。四伯还有大伯,将自家的绣坊入股了苏默开的新绸庄。都……都不肯过来!”


    尹光如遭雷击,感觉胸口好似沉郁得说不出话来。


    良久,这才缓了口气,摆摆手,拿起那份请柬:“便入股了吧!”


    第六十章:陶家人


    善化一等一繁华的十字大街上,一座闢地十数亩,高楼层叠,院深亭秀的建筑群上。红字飞舞,舞狮喧闹。


    满县名流,尽皆过来捧场。便是陶家嫡长孙陶凌峰,也带着陶家几个兄弟过来。只是六房一系之人依旧称病不出,据说已经在收拾家业,要移居府城了。


    而苏浚,也是深居简出,似乎并不打算再理会这凡尘俗物。


    这是楚练绸庄今日开业的日子,苏默放手将绸庄交给苏水华搭理。而苏水繁,也因为此次忠心耿耿,用力办事,被评为宗族常务执事。负责一应族中俗物,而苏默则渐渐脱离视线,开始专心学习。


    在醉仙楼顶楼会议之后,苏默更是直接找了陶然,大礼参拜,束脩备上。开始短暂地补习生涯,而曾经在书院开过讲座的陶然也的确厉害,经义熟稔,各种典章释义信手拈来。


    至于此次陶凌峰在楚练绸庄里入股的两成股份,那就不多说了。


    总之,这些时日苏默在陶然的私宅之中学习非常认真,而陶然也是倾力教授。对于苏默一些来自后世的观点,更是颇为赞赏。


    而经过短时间的强化补习之后,两人便开始了比较轻松的讨论时间。大抵是苏默提出问题,两人讨论,气氛轻松。


    这便是陶然教学的一个特点,他并不喜欢那种刻板严肃的师生关系。也不觉得刻板的权威观念会对经义释义有好的帮助。


    “《论语?泰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今日是苏默即将完成补习的时候,两人的讨论氛围比较轻松,而苏默,便提出了一个后世比较着名的分歧:“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等等!”陶然凝眉:“你是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分段倒是很有意思。”


    陶然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分段改变以后带来的巨大变化。


    苏默点点头:“不错,句读之不解。可谓是令天下人释义艰难之一大顽症!”


    “哦?”陶然看着一本正经的苏默,笑笑:“这件事情可不简单。只不过,小傢伙恐怕不知道,先秦之时便有符号分隔段落了吧?《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


    “汉之许慎也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