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 第179章 图穷匕见,简单粗暴

第179章 图穷匕见,简单粗暴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刘娥说到这些事的时候也很生气,恨不得扇赵恒巴掌。


    她也庆幸历史上的赵恒并不是很长命。


    赵恒死后,她把持朝政,及时停止了那些劳民伤财的工程,还兴修水利,发展民生,才帮赵恒把屁股擦干净。


    不然大宋怕是早栽在赵恒手里了。


    此时的寇准就是很后悔,非常后悔。


    赵光义有意立赵恒为太子的时候,他就顺应了赵光义的选择倾向,没有反对。


    赵光义因为老百姓庆祝赵恒得封太子而生气,他也帮赵恒说话。


    此时的他真的非常后悔,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帮赵恒说话,应该让赵光义废了赵恒这废物的。


    可现在,他见到赵恒此时也在骂历史上那个赵恒,又觉得事情还有转机。


    赵恒也不是一开始就坏,而是一步一步飘了,一步一步腐蚀自我的,或许现在拯救还来得及?


    也不是为了救赵恒,而是为了救大宋。


    赵光义把太祖赵匡胤的儿子逼死了,俩人的弟弟赵廷美也死得不明不白。


    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疯了,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不要皇位而故意装疯,反正外人看来就是疯了。


    李皇后一直支持赵元佐,目的非常明显,她想扶持一个没有能力的皇帝,自己临朝称制。


    而李皇后的亲哥哥李继隆是大宋猛将,手握重兵,如果李皇后真的临朝称制,大宋危矣。


    要知道唐朝灭亡后,中原的战乱堪比地狱,就是谁有兵就谁当皇帝,手握兵权的武将篡权的例子比比皆是,政权更迭比学渣翻书还快。


    大宋的太祖皇帝自己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寇准可不想被篡权的事发生在大宋身上。


    赵光义剩下的孩子,又没有比赵恒更加有合法性的了,而且其余的孩子,也都有可能被李皇后控制。


    赵恒现在很得民心,李皇后控制不了他。


    所以似乎只有赵恒这废物一个选择了。


    “澶渊之战,把王超换成我,我上,让我领那三十万兵。”刘娥把一切说清楚后,图穷匕见。


    “辽国萧太后能领兵上前线,我也能。


    澶渊之战宋军高昂成那样,虽说就算是一头猪领兵,只要应战,都能打赢。


    可是我知道所有的历史,我还能随时到达未来带回来更多技术和知识,我来领兵,可以把仗打得最漂亮。


    我甚至还有可能活捉辽国萧太后。


    她是个很有才干的,捉回来,哪怕她不愿意投降大宋,也有意义。


    我知道应该怎么做,让我上,比寇参政您上都有效果。”


    寇准和赵恒听了刘娥的话,都无比震惊。


    辽国萧太后领兵上前线的事都已经够让他们震惊的了。


    刘娥这是皇后领兵?


    “你们无需忌惮我的能力,我不会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女人当皇帝何其困难,当年武则天当皇帝,克服了多少障碍,走了多艰难的路途?


    为此她不惜使用酷吏政治,弄得民怨四起。


    我很清醒。


    皇帝的大义名分就不在我身上,我不想在这上面花费精力,我只想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我的政治抱负。”


    刘娥继续说自己的想法。


    她想当皇帝,她非常想。


    可以选择的话,谁不想当皇帝?


    可是她看过那么多史书,她知道很多事。


    连民风相对开放的唐朝,武则天都走得那么不容易,何况宋朝。


    她也有机会当皇帝,可她需要付出的代价也会很大。


    天下观念如此了,花费力气去对抗,就会减少她可以放在其他事情上的精力。


    或者说,如果她生活的年代是汉初,她会去争取。


    汉初真的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期。


    偏偏她生活的年代,有许多弊端需要去修正。


    儒学已经在偏离孔子初衷的路上越走越远,并深入这个民族的骨髓,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典型的例子如司马光。


    大宋好不容易打下西夏领土,司马光本着儒家仁义为本的思想,加上为了打压王安石变法,便极力主张把打下的土地归还西夏。


    最后大宋迫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的压力,还真把辛苦打下的土地土地送回去了。


    刘娥看史书看到这里,都恨不得把司马光的坟刨了。


    而那些反对变法救国,张口闭口都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士大夫,哪一个不是儒学脑?


    她一个女人的身份当皇帝,是在对抗那些儒生,可造成的结果只会是强烈的反弹。


    她退回来,当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有大义名分在,不用像武则天一样需要分出精力去巩固自己的皇帝位置,反而更能集中精力去改革,去提前变法救国。


    历史上的她并没有登基,但是也一直做的就是皇帝的事了。


    这一次,她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她要权,她要掌控大宋的命脉,她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她要救大宋。


    只要有皇帝之实,何须皇帝之名。


    “我没有生育能力,没有自己的孩子,我也不打算治,就算登基,等我死后也得把帝位还给赵氏,我何必折腾。


    我娘家的人也死光了,我唯一的一个算不上亲戚的亲戚就是我前夫哥,他算个什么东西。


    所以也不用怕我有什么外戚势力威胁大宋江山,澶渊之战,交给我。”


    刘娥知道眼前的俩人,一个是将来的皇帝,一个是将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事实上的宰相。


    得到这俩人的支持,她才可以放开翅膀大展宏图。


    这和她不打算称帝是一样的思维,她不想耗费精力在维护自己的执政合法性上,她只想尽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理大宋上,一丝一毫都不想分心。


    只要皇帝赵恒和宰相寇准都支持她,她真的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大展宏图了。


    “好!”寇准立马就答应了,回答得比赵恒还快。


    赵恒见寇准这么快就支持刘娥,愣了下,旋即也点点头。


    寇准也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他觉得刘娥说的没错,刘娥无法生育,没有自己的孩子,她是孤女一个,没有外戚,让她领兵打仗打赢了也不怕她能覆了大宋的江山。


    而且,刘娥一个皇后,都打了胜仗收复失地,还是没有篡权,这就给将来太后篡权提高了门槛。


    以后的太后想篡权,那就必须得干得比刘娥还厉害才行。


    刘娥都能穿越了,还有谁能干得比她厉害?


    寇准不保守,不是儒学脑,所以他敢以臣子的身份痛骂皇帝。


    但是他也不是思想很开明的人,不然历史上赵恒想立嫁过人的刘娥为后,他也不会反对了。


    他答应刘娥的提议,也是为了断绝以后大宋有太后想篡权的事。


    刘娥见俩人答应下来,觉得事情还算顺利。


    不过她还有更重要的事。


    “我以后每天都要去幼儿园做老师,你们帮我搞一个可以让我每天消失却不让人怀疑的地方。”


    “好。”寇准和赵恒点头答应。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找几个亲信守着刘娥住的地方,不让任何人进入就行。


    “还有这个。”刘娥打开了手里记事本给俩人看。


    赵恒和寇准看了一眼记事本的标题,瞬间瞪大了眼。


    刘娥这么简单粗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