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484章 少年人

第484章 少年人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相救?”


    王诤为三人添茶的同时,有些疑惑的看向魏争明。


    “魏大人这话,下官听不明白。”


    “下官并未身处险境,何谈相救一说?”


    “王大人是故意装糊涂?还是真不明白。”魏争明抿了口茶,饶有深意的咂吧咂吧嘴后,幽幽说道:“因你弹劾,朝会之时太子愤然离席。”


    “太子对大人的态度如此明显,大人今后在官场恐怕也是难以自足啊。”


    “这点下官自然明白!”


    王诤面无惧色,当即说道:


    “下官打算参奏太子之前便已然料到如今境地。”


    “为我大明之臣,只要能劝谏太子,下官处境又何足挂齿?”


    言至于此,王诤顿了一下。


    原本大义凛然的气势瞬间消减,脸上更多了几分羞愧,眼中更满是懊悔之意。


    “只可惜下官本以为能劝谏太子,为我朝效力。”


    “没想到下官所陈三请,竟都只是鼠目寸光的无稽之谈。”


    “想想下官还恬不知耻于朝会大殿弹劾太子,当真贻笑大方!”


    说着,王诤拿起桌上杯盏,似喝闷酒般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而他这副样子,却是让魏争明三人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在来之前,魏争明三人本打算通过肯定王诤所弹劾朱标的三条,好以此来拉拢他。


    可没想到王诤竟自己把自己给否了。


    魏争明很清楚,王诤能干出当庭弹劾朱标的行径,那他必然是极其固执的少年人。


    倘若王诤自己便认定他所陈三条乃是无稽之谈,即便他们肯定那三条,非但不会拉拢到王诤,反而会让王诤觉得他们不怀好意。


    少年人历来都是如此。


    除非是像朱标那样,以王诤的视角彻底将他驳倒。


    否则的话,少年自然是撞了南墙都不知道回头。


    就在冯广鑫、顾文重不知所措,想着该如何拉拢王诤之时。


    却听魏争明出声肯定道:


    “王大人所言不错,你于朝会所陈三条当真是无稽之谈。”


    “特别是第三条,饶是我三人初闻也觉荒谬、气愤!”


    没有理会冯广鑫、顾文重那诧异的眼神。


    魏争明抿了口茶,继续说道:


    “可事后想想,王大人之所以有那三条恳请,本心也是为国,也是为匡正太子。”


    “我朝新立,百姓困苦,陛下又是雄治之君。”


    “无论百姓还是我等官员,盼太子宽仁如盼甘霖。”


    “王大人所言三条虽是荒谬狂悖,可字字句句都是盼太子以仁德治国、治世。”


    “朝中其他官员只知王大人忤逆太子,便不敢来往。”


    “殊不知大人所行,正是为朝堂百官、天下万民计!”


    “魏大人,你.....”


    王诤闻言,眸光怔怔的看向面前的魏争明。


    他竟没想到,这魏争明竟如此了解自己。


    要知道!


    他王诤所参与的科举,主考官便是朱标,按说太子朱标便是他王诤的座师!


    而且天下读书人哪个不敬重太子,哪个不以朱标为精神领袖?


    他王诤又岂能例外?


    他弹劾朱标,非但不是因为私怨,更不是哗众取宠以求天家垂青。


    他所陈三请,全是为了朱标的名声。


    和那些听闻朱标铁血惩治佞臣,便私下非议,或有不恭的其他士子不同。


    他王诤打心底里将朱标视为座师,他自然要维护朱标在士林中的声名!


    因此!


    他才不顾自己前途,不顾自身性命,也要当庭向朱标谏言!


    只不过让王诤没想到的是,太子朱标不明白他这份心意,李善长、刘伯温更是不明白。


    反而眼前的魏争明,却如知音一般很是了解自己!


    也就在王诤一脸呆滞之时,魏争明隐下心头窃喜,继续说道:


    “朝会之上,因太子中途离开,陛下便没让王大人将心中所请尽数说出。”


    “想来大人还有第四请,第五请吧?”


    “不错!”王诤缓缓点了点头,语调略带沮丧说道:“不过想来也和先前三请一样,乃无稽之谈。”


    “下官还需仔细斟酌,再行谏言!”


    “若是如此,本官倒是能帮大人再诉一请。”


    “嗯?”


    就在王诤心生疑惑之时,却见魏争明猛然站起身子,义愤填膺道:


    “永昌侯等武将无朝廷法令,连夜上门,屠戮世家。”


    “世家虽有过错,可亦需国法定责。”


    “永昌侯等武将行事,难道不是悖逆国法,草菅人命?”


    “还有!”魏争明眼中泛起寒意,愈发冷声斥道:


    “我朝武人仰仗昔日之功,凭借天家器重,素来便是骄纵惯了。”


    “先前的勋贵案便是如此,今日屠灭世家亦是如此。”


    “王大人有所不知,靖江王年不过十六,频频召歌姬入府寻欢。”


    “李景隆、沐英各自勾结高丽新旧二朝,从中牟利。”


    “武将骄狂,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嗯.....”


    王诤斟酌半晌,旋即轻声开口道:


    “勋贵武将所行确有失当之处,然太子殿下未经惩治,想来应是另有安排。”


    有了今日朝会的例子,王诤凡事都要再三思量,不想过早定论。


    毕竟今日他弹劾朱标的三条,都已证实朱标乃是别有深意。


    所以听闻武将屠戮世家,王诤却也不想着急表态。


    若是先前,他定会怒不可遏,进言朱标严惩蓝玉这些勋贵武将。


    可此时仔细想想,世家之害乃国朝沁骨之毒。


    倘若不是蓝玉等武将因一时之怒,屠灭这些世家之人。


    那以朝廷国法,又会如何处置这些悖逆的世家?


    届时与世家交往密切的文臣定会为其求情。


    如此一来,世家恐怕也难根治。


    至于李景隆、沐英二人勾结高丽二朝,从中牟利。


    王诤虽然暂时看不到其中内情,可仔细想想,其中却也大有值得考究之处。


    倘若朱标一早便知道此事,王诤更愿意相信朱标是另有安排。


    “殿下谋略深远,此番情形若太子尽知。”


    “下官倒是以为,太子殿下乃是另有安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