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49章 父子君臣

第49章 父子君臣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语罢,诸将恭敬拱手,转身便朝皇城外走去。


    而等朱标走下城墙,竟发现老朱正在墙根下,静静注视着自己。


    “爹.....”


    “你小子,比咱强!”


    同朱标一起朝宫门走去的同时,老朱嘴角一咧,笑着说道:


    “咱当年誓师,只会说砍他娘,干死那帮王八蛋。”


    “你小子到底是读过书的。”


    “开太平,定万世,兴国战,战四方。”


    “你小子说的比咱好多了。”


    重重拍了拍朱标的后背,神情也跟着黯淡了下来。


    原本不想来送朱标,便是自己作为父亲,不想在自家儿子面前显示柔软。


    可偏是此时。


    同朱标一步一步朝皇宫外走去,一步一步送朱标离开。


    老朱心头就跟不受控制般,只感觉阵阵莫名的刺痛。


    即将走出皇宫,老朱收敛情绪,冲朱标沉声说道:


    “标儿。”


    “你要上马冲锋,咱管不了你。”


    “你要前线厮杀,咱也是鞭长莫及。”


    “可是标儿,你要牢记你身上的担子。”


    “一役之成败,一战之胜负,于你来说,只不过是片瓦之功。”


    “你肩上的担子,是整个大明,是百年盛世,是大明后世之君的表率。”


    “咱没有别的要求,只有一点。”


    “莫要行险!”


    “即便是兵行险招,也有下方诸将为你驱使。”


    “嗯....”


    见朱标点头后还准备说着什么。


    老朱迈步上前。


    等走出宫门,当着门外诸将的面。


    老朱亲自牵起缰绳,将一匹红棕大马领到了朱标跟前。


    “太子,上马!”


    “爹.....”


    “太子!”


    “上马!”


    “儿臣领命!”


    朱标翻身上马,静坐马背。


    在诸将诧异的目光之中,老朱好似依旧不忍离别般,为朱标牵马,又走出了数十步远。


    看着这对父子君臣缓步上前。


    众人只感觉老朱这位父亲,朱元璋这位帝王。


    想要扶持自己的儿子,想要扶持大明的储君,再走出一步,再往前走出一步。


    “明军必胜!”


    放下缰绳,老朱神情严肃,冲身后诸将高声喊道。


    “明军必胜!”


    诸将表情肃穆,慷慨咆哮,给予这位帝王最高的敬意。


    “明军必胜!”


    “明军必胜!”


    “明军必胜!”


    阵阵高呼之中,朱标率领的大军快步北行。


    伫立原地,望着大军远去的身影。


    老朱心中诸多感慨,堵着胸口,不知从何说起。


    “重八,回吧。”


    “妹子。”


    看着站在身旁的马皇后,老朱努力挤出一抹笑容,温声回道。


    “咱算是明白,你当年送咱出征时心中是如何煎熬了。”


    “嗯......”


    “来人!”


    不等马皇后开口。


    老朱冲身旁刘和喊道:


    “传旨,诸皇子今日出发,徒步前往凤阳。”


    “传令宋濂、高启、詹同到武英殿候旨。”


    “传令凤阳,李善长、刘伯温即刻进京!”


    ......


    十天的时间。


    老朱坐镇京城,各地却是吉报连连。


    自然不是前线的军报。


    这些奏报,均是各州府百姓听闻太子亲征,自发筹措粮饷,交由府衙。


    谨身殿内。


    老朱看了眼殿内众人,随即目光落在李善长身上。


    “善长,各地郡县都有奏报,要为大明进献粮饷,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陛下!”


    李善长刚要起身,老朱摆手,示意他坐着回话。


    “陛下,老臣以为这些粮饷乃是万民一片心意,朝廷应当收下。”


    尽管看到旁边的刘伯温微微有些皱眉。


    可李善长依旧毫不在意,继续说道:


    “陛下,听闻太子殿下御驾亲征,凤阳百姓甚至愿意将家中口粮拿出,以作军用。”


    “其意,自然是感念陛下大恩.....”


    见老朱有些不耐烦,李善长忙收起马屁,转而说道:


    “还因太子殿下在凤阳时,斩杀贪官,还凤阳百姓一片清明盛世。”


    “故而,凤阳百姓感念殿下之恩,这才愿意以死效之。”


    “其他诸郡想来也是如此。”


    “殿下在朝之时,开风闻奏事,于各州府立登闻鼓,自上而下惩治贪官。”


    “其他郡县百姓自然如凤阳百姓一样,感念殿下大恩,故而自愿献粮,以作军需。”


    听李善长说完,老朱眉头微微舒展,心情也是大好。


    可就在老朱准备下令,收下百姓自愿筹措的粮饷时。


    刘伯温虽有忌惮,但还是开口说道:


    “陛下,臣倒以为,这些粮饷可收,却要下令百姓不能继续筹备。”


    “嗯?”


    “恩科过后,及第士子分往诸县。”


    “而太子乃是恩科主考,这些士子便以太子为师。”


    “故而,百姓筹措粮饷,虽有感念太子大恩之意,也要防止有些士子以百姓口粮取功。”


    “若是此次不定下个规矩,臣恐怕.....”


    “嗯!”


    老朱重重点头。


    虽然知道刘伯温所言有理,但还是不想听他继续说下去。


    这刘伯温还真是不会办事。


    大明各郡自发为北伐大军筹粮,这本能成为一时佳话,成为朱标爱民的美谈。


    可刘伯温偏要此时扫兴。


    不过即便心中略有厌恶,但老朱也知道他所言有理。


    若是官员用百姓的口粮表功,那也是玷污了自家大儿子的贤名。


    “传令,此次各郡筹措粮饷,存于当地。”


    “各级地方按价折算,分发给百姓银两。”


    “另昭,无朝廷旨意,各级地方官员不得为北平筹粮,违者以欺君论处。”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没有理会几人的吹捧。


    老朱目光时不时看向门外。


    自打朱标出宫以后,整个皇宫好像阴沉了许多。


    虽说还有马皇后陪着自己,可朱标不在,老朱想跟人吵闹都没了对象。


    日子渐渐也变得寡淡了许多。


    见老朱不再理会他们,殿内几人纷纷拱手告辞。


    毕竟他们都能看得出来。


    自打朱标出宫以后,老朱的脾气是一天不如一天。


    李善长甚至听闻,昨日老朱到太子东宫,见院中长了几株杂草,便严厉苛责了东宫的下人。


    所以.....


    即便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但凡有事启奏,也要找北平送来消息的时候觐见。


    “陛下,有太子殿下的消息了.....”


    众人还未走出谨身殿,只见刘和手持书信快步走了过来。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


    老朱骤然起身,直接冲到刘和跟前,一把将书信夺了过来。


    “标儿,到北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