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223章 四夷袭扰,当如何?

第223章 四夷袭扰,当如何?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嗯.....”


    听到朱棡的提醒。


    朱樉将目光看向旁边的朱标。


    当见到自家大哥微微点头后。忙冲皇位上的老朱,高声说道:


    “父皇,此次三弟、四弟也出力不少!”


    “哼!”


    朱樉不说还好。


    特别是看到朱樉他们几个,此时正跟朱标站在一起。


    老朱心中便只觉一阵无名火起。


    朱标比其他皇子更优,这是人所共知的事。


    老朱也压根就没将朱樉这些皇子,和朱标对比。


    毕竟朱标是太子,是大明的接班人,是这些皇子的长兄。


    比这些皇子更加优秀,也是朱标身为储君的本分。


    可让老朱没想到的是。


    朱樉几人跟朱标的差距,竟如此之大!


    一直高坐皇位,老朱不仅郭英、顾时这些朝臣们的反应尽收眼底。


    朱樉、朱棡几人的小动作,他也都是一览无余。


    就说朱樉。


    简直就是一个软骨头!


    方才朱标假意恼怒,压根就没说他所作所为,哪里不合国法。


    可这小子竟直接跪在地上,就好像真的触犯了国法,打算认罪一般!


    还有朱棡。


    这小子有点头脑,可就是没担当!


    老朱可以肯定,方才朱棡绝对已经看出老二要被罚。


    所以他便拉着朱棣躲在后面。


    可现在看到老二被赏,他又连忙开口提醒,打算一并得到封赏。


    至于朱棣。


    混小子一个,此时那一双呆傻的眸子。


    恐怕现在都没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反观三人身前的朱标。


    昨日挨了一顿板子,朱标今日本可以不来上朝。


    可为了朱樉、朱棡这几个不成器的弟弟。


    朱标强撑着上朝不说。


    还想尽办法,替他们哥几个增加声望,给予兵权。


    一想到这里,老朱心头怒气就愈发高涨了几分。


    “为国效力,乃是皇子本分!”


    “此次秦王执法有方,暂代国政也很妥帖,应当给予封赏。”


    “朱棡、朱棣,不予奖赏!”


    即便老朱知道。


    此时将武将手中的兵权交给皇子,是朝廷收拢兵权的最好时机。


    可老朱更担心朱棡这些不成器的,担不起藩王之名。


    就今日而言。


    朱棡、朱棣毫无作为,又没有功劳。


    若是现在便将太原、北平的军权给他们两个。


    他们会不会觉得权力来的太过容易了些?


    他们会不会愈发骄纵,将来就藩以后鱼肉百姓?


    若是如此,老朱宁愿不让这些不成器的皇子到了封地去祸害百姓。


    而看到老朱面有愠色。


    朱标虽不明白老爹为何如此。


    可提前让朱樉三人接管兵权,让诸皇子顺利就藩,不是早就说好的事吗?


    想到这里,朱标微微沉吟,随即开口说道:


    “儿臣恭喜父皇,贺喜父皇!”


    “嗯?”


    老朱正凝眉积攒怒气,突然听到朱标高声恭贺。


    疑惑之余,轻声问道:


    “标儿,咱喜从何来啊!”


    “回禀父皇。”


    “如今我二弟、三弟、四弟已经有能力为大明效力,有心为父皇分忧。”


    “秦王、晋王、燕王,不负皇子之名,无愧藩王之名!”


    朱标看了眼周围朝臣,愈发高声喊道:


    “儿臣恭贺父皇!”


    “为大明贺!”


    “为父皇贺!”


    “臣等恭贺陛下!”


    “太子仁德,诸皇子体恤上意。”


    “为大明贺。”


    “为陛下贺!”


    一时间,所有文臣武将齐齐高声恭贺。


    也是此时,朱标再次开口说道:


    “儿臣想请父皇下令,让已满十四岁的皇子,徒步前往凤阳。”


    “太子此举何意?”


    “回禀父皇,父皇您先平江南,后克中原,终扫北患。”


    “自南向北,转战千里,驱逐暴元,前无古人。”


    “如今诸皇子长于深宫,不知百姓疾苦,不知父皇创业之艰。”


    “故而,儿臣请父皇下旨。”


    “命年满十四岁的皇子,徒步前往凤阳。”


    “沿路查看民生,体会父皇之辛,领会百姓之苦。”


    “想必有此一行,诸皇子明年陆续就藩之后,定能在封地勤政爱民,不愧朝廷。”


    “好!”


    老朱一时惊喜,竟直接站起身子,兴奋喊道。


    朱标这个主意,简直是说到他心坎儿上了。


    毕竟朱樉几人不是富贵人家的少爷。


    他们将来,也是要成为总领一地的藩王。


    老朱是真的担心朱樉几人好日子过惯了。


    到了封地以后,就跟那些贪官恶吏一样,鱼肉百姓。


    不过此时朱标提的这个法子,当真是无可挑剔。


    让他们这些皇子徒步前往凤阳,走一步他当年起兵造反的路。


    想来沿路见到百姓的清苦日子,能让他们有所感触。


    哪怕老朱不奢望经此一事,朱樉几人就能变得和他一样勤勉爱民,变得同朱标一样聪慧。


    可只要心系百姓,这便也就足够了。


    “传朕旨意。”


    “皇子皇女年满十岁者,徒步前往凤阳。”


    “沿路官员不得馈赠、侍奉.....”


    老朱微微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般,饶有深意的看了眼下方的朱标。


    好小子!


    当真聪明!


    让朱樉几人徒步前往凤阳。


    明面上看是他们老朱家在教训孩子。


    是为了让诸皇子体察民情,体会大明创业之艰。


    可实际上。


    朱标此举,还是给朱樉这些皇子积累声望,让诸皇子就藩之时,文臣武将无人能提出反对意见。


    毕竟当朝皇子不乘车轿,不带侍从。


    跟流民百姓一样,徒步前往凤阳。


    此举定会在士林百姓中掀起轩然大波,也肯定会被那些所谓的读书人传为美谈。


    若是等朱樉几人从凤阳回来,再办几个体恤沿途百姓的案子。


    那他们这些皇子的声望,绝对是水涨船高。


    如此一来。


    即便今日朝会不将太原、北平的军权交给朱棡、朱棣。


    将来等他们就藩之后。


    凭此一行积累的声望,也足可让他们顺利接管封地政务,得封地百姓爱戴。


    ‘好小子,当真聪明!’


    老朱心中暗暗称赞一声。


    只不过看到朱樉、朱棡、朱棣三人,老朱面色又是一沉。


    都是一块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差距咋就这么大涅!


    微微叹了口气,老朱沉声道:


    “择吉日,诸皇子启程凤阳!”


    “陛下圣明!太子英明!”


    “陛下圣明~”


    “太子英明~”


    在众人的高呼声中,朱标缓步朝老朱走去。


    就在朱标以为即将散朝,他准备跟老朱返回后宫之时。


    老朱非但没有下旨散朝,反而还冲朱标递了个眼色。


    “我娘她....”


    “嗯!”


    见老朱似有无奈般,重重点了点头。


    朱标也有些疲累的叹了口气。


    看来自己亲征一事,自己老娘是真的打算甩赖皮了。


    而且看老朱现在这幅样子。


    显然,老头子也没把握能说服马皇后。


    不过.....


    也好!


    民心足备,朝堂一心,再加上世家渐渐露头。


    朱标也想看看。


    勋贵案、凤阳案、胡逆案过后。


    眼下的大明,能否像诸葛武侯治下的蜀汉一般,全民一心,整军备战。


    “今日!”


    朱标收起半分颓然。


    神情庄重环顾群臣后,朗声说道:


    “今日我大明国朝中兴,民心所向,天命所归。”


    “然,四方不安,各有贼寇觊觎中原。”


    “北元犯边,高丽增兵。”


    “东南沿海倭寇横行,西南诸司频频袭扰。”


    “且问诸臣,当此时节,我大明应当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