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172章 不过是多活几个时辰

第172章 不过是多活几个时辰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加封胡惟庸侯爵之位?


    朱标说完。


    老朱微微诧异,不由看了眼旁边的朱标。


    原本老朱以为。


    今日朝会,便是胡惟庸的死期。


    今日朝会,乃是裁撤丞相制的大好时机。


    可让老朱没想到的是。


    朱标非但没有处置胡惟庸,反而还给胡惟庸进封侯爵之位。


    朱标此举,着实让老朱有些不满。


    而听到朱标要给胡惟庸进爵。


    下方群臣。


    哪怕就连胡惟庸自己,也是一脸的茫然。


    今日他能活着走出奉天殿,都算是朱家仁慈。


    可朱标竟然还要给他进爵?


    就在胡惟庸满脸疑惑之时。


    朱标看向殿外,沉声说道:


    “胡相,冯吉、楚江等罪徒,由你监礼行刑如何?”


    “臣遵旨!”


    胡惟庸不敢多想。


    径直走到大殿门口,朗声喊道:


    “冯吉、楚江一应罪徒,勾结涂节、陈宁,悖逆国法,甚至意图谋逆。”


    “臣胡惟庸恳求陛下、恳求太子殿下,将此等人尽数斩首!”


    “斩!”


    听到朱标开口。


    胡惟庸深吸口气。


    浑厚嗓音自丹田发出,萦绕大殿。


    “斩~”


    随着声音落下。


    徐允恭、李景隆几人手中屠刀,骤然落下。


    伴随人头相继落地发出的闷响。


    包括胡惟庸在内的所有官员心中虽有惊恐。


    但更多的。


    则是庆幸。


    虽说罪首涂节、陈宁二人依旧未被惩处。


    可冯吉、楚江等一应从犯。


    在老朱、朱标跟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被斩首示众。


    众人自然认为此案告一段落。


    即便之后涂节、陈宁二人再招供什么案子。


    想来朱标也不会再次大动干戈,于大殿之前斩首罪徒。


    如此。


    他们这些人的性命,多少也算是保住了。


    “陛下圣明,太子宅心仁厚。”


    “陛下万岁,大明万年!”


    “陛下万岁!”


    “大明万年~”


    在众人的高呼声中。


    胡惟庸重新走到百官之前。


    冲朱标恭敬拱手后,正色说道:


    “启禀陛下,冯吉、楚江等罪徒虽被斩首。”


    “可我大明国法昭昭,不将此等罪徒之九族尽株,今后恐有官员,目无国法。”


    “臣胡惟庸请旨,将冯吉、楚江等人九族,尽数株连!”


    实际上。


    胡惟庸也不愿意提议株连冯吉等人的九族。


    他和冯吉等人无冤无仇。


    甚至这些人,先前都是为他办事。


    他又怎会愿意揪着这些罪徒的九族不放。


    可是他也没办法!


    冯吉等罪徒已被斩首,可朱标却没有就此下令散朝。


    加之朱标刚刚赏赐他侯爵之位,自然不可能白白赏赐。


    因此。


    株连罪徒九族的残暴骂名。


    他不替朱家父子背,恐怕今天这事也不好糊弄过去。


    即便胡惟庸清楚。


    他提及株连冯吉、楚江几人九族。


    今后定然不会再有官员追随于他。


    可眼下他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却是有命活到那所谓的以后。


    “臣胡惟庸,叩请株连罪臣九族!”


    “嗯.....”朱标微微一顿,故意压低了声音,温声说道:


    “胡相,罪臣已经伏诛,若株连其九族未免显得我朝待下严苛.....”


    “启禀太子殿下!”


    朱标说完,胡惟庸恭敬再拜。


    他哪里不知道。


    朱标是当着百官的面,故意摆出一副宽仁姿态。


    也正因如此。


    他胡惟庸才要更加卖力表演。


    演好这酷吏的形象,替朱家父子承担残暴的骂名。


    “臣以为,涂节窃国自肥,贪墨不法,于国法不容。”


    “陈宁意图谋逆,乃十恶不赦之罪。”


    “株连其党羽九族,非但不会让士林百姓认为我朝律法严苛。”


    “相反,还能警示后来官员,恪尽职守。”


    “若此时宽纵罪徒官员,臣只恐后来之官员目无法度。”


    “这.....”


    见朱标略微有些犹豫。


    胡惟庸当即高声重复道:


    “殿下不可仁慈宽纵。”


    “臣胡惟庸叩请殿下,尽诛罪徒九族!”


    听到胡惟庸这话。


    周围官员也齐齐跪地,一并高呼。


    “臣等叩请殿下,尽诛罪徒九族!”


    “臣等请殿下下令,尽诛罪徒九族~”


    伴随朝臣的阵阵山呼。


    朱标沉沉叹了口气,似被百官胁迫一般,无奈开口:


    “既然群臣有意,孤也不可夺众卿之请。”


    “父皇,可否准了百官所请?”


    “嗯。”


    老朱有些不耐烦的点了点头。


    随即,朱标冲胡惟庸正色道:


    “准胡相所请。”


    “毛骧!”


    “属下在!”


    “锦衣卫暂归胡相调遣。”


    “跟随胡相,捉拿冯吉、楚江等罪徒九族。”


    “属下领命!”


    “胡相,此案应当速办。”


    “臣明白,臣谨记!”


    语罢。


    朱标示意退朝,便同老朱朝后殿走去。


    只不过此时的老朱却是满脸不爽。


    前脚刚踏出奉天殿。


    老朱便冲朱标没好气道:


    “你竟给胡惟庸侯爵之位。”


    “这便是你这个太子的谋划!”


    见老朱怒斥过后,甚至都给自己开口的机会,也不搭理自己,快步朝坤宁宫走去。


    朱标甚至都怀疑,老头子这是要找马皇后告状。


    只不过朱标却也有些疑惑。


    在处置胡惟庸,裁撤丞相制这事上。


    老朱一直都是交由自己处置。


    若不然的话。


    老朱也不可能容忍胡惟庸蹦跶这么长时间。


    怎的今日。


    自己让胡惟庸多活几个时辰。


    老朱反倒生这么大的气。


    且不说自己这一丁点的谋划,老朱不可能看不明白。


    可就算老朱看不明白。


    也不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啊!


    而朱标不知道的是。


    老朱本打算在今日朝会上。


    等朱标处置完胡惟庸,裁撤丞相制后。


    他便将所有朝政,尽数交给朱标。


    甚至还打算下旨,等科举之后,让朱标继位。


    更重要的是。


    让朱标全代朝政,自己久居养心殿的诏书,他都已经写好了,此时正揣在袖子里。


    可老朱没想到。


    朱标竟又让胡惟庸多活了几个时辰。


    若不在朝会上处置胡惟庸。


    那他又如何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给已经有帝王之实的朱标,加一层帝王之名!


    毕竟朱标先前说过,谁当皇帝,谁便不能御驾亲征。


    老朱之所以生气。


    也是气自己没能算计到朱标。


    “爹~”


    “别跟咱扯!”


    “明日朝会,务必处置了胡惟庸!”


    “何须等到明日朝会。”


    朱标跟在老朱身边解释道:


    “儿子让胡惟庸率先提出,株连冯吉、楚江等罪徒九族。”


    “为的便是之后株连胡惟庸及其党羽时。”


    “让众人认为,严苛手段、铁血惩之,乃是胡惟庸自己率先提出。”


    “无论朝廷如何严惩胡惟庸及其党羽,都是胡惟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如此,众人自然不会认为是我天家御下严苛。”


    见老朱停下脚步,原地驻足。


    朱标继续说道:


    “至于给胡惟庸侯爵之位。”


    “一个目的,是告诉天下人。”


    “我朱家对胡惟庸恩重如山,可他却意图谋逆,伤了天家之心。”


    “到那时,无论是严惩胡惟庸及其党羽,亦或是顺势裁撤丞相制度。”


    “众人都会将所有一切原因,归咎于胡惟庸这个忘恩负义的贼子身上。”


    “另外一个目的,也是给胡惟庸谋逆,提供个机会。”


    “他心中所想,不就是让你我父子二人出现意外。”


    “眼下儿子赏他侯爵之位,他定然以为我父子二人对他放松了警惕,还要留下他的性命。”


    “如此,他才好趁机行谋逆之举。”


    见老朱脸上不悦渐渐消失。


    朱标这才疑惑问道:


    “爹,这么简单的手段,您能看不出来?”


    “儿子能保证。”


    “一个时辰之后,胡惟庸定会请我父子二人到他府邸,届时行谋逆之举。”


    朱标也不是瞎说。


    锦衣卫的情报中说,胡惟庸在府中暗藏死士。


    而且正经的历史。


    胡惟庸也是想在自家府邸,暗杀老朱。


    所以朱标对此有十足的把握。


    “爹,您消消气,不用等到明日朝会,待会就彻底解决胡惟庸。”


    “那不成!必须等到明日朝会!”


    “嗯?”


    见朱标眼中闪过一抹警惕。


    老朱当即找补道:


    “咱的意思,是斩杀胡惟庸,应当以儆效尤,警示百官。”


    “所以自然也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才行。”


    “原来如此。”


    听到老朱这话。


    朱标也没多想,随意点头道:


    “这也好办,待会处置胡惟庸时,召群臣百官,于奉天殿外举行大朝会即可。”


    “大朝会虽不议具体朝政,可裁撤丞相制毕竟是旷古奇闻。”


    “举行大朝会,也不算逾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