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 第154章 大明武德丰沛啊

第154章 大明武德丰沛啊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龙州侯呈报,高丽派五万兵马,援助北元!”


    听汤和说完。


    在场官员虽不至于面露惶恐,但多少也有几分担忧之色。


    毕竟眼下北元实力依旧强劲。


    加之高丽派兵五万,自然不容小觑。


    有些可笑的是。


    北元那边还有不少贵族,一直嚷嚷着将‘南下光复’定为国策。


    可实际上,中原大地本就不是他们的祖地。


    光复二字就更是笑谈。


    他们一心想要重新占据中原。


    无非是见识过了中原辽阔,江南温润。


    因此便再难忍受大漠风雪的苦寒罢了。


    和历代中原王朝所说的‘光复’不同。


    北元那边提及的‘光复’二字,不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苛政。


    他们想的,不过是再占中原。


    好继续欺压百姓,获得无尽荣华罢了。


    只不过。


    此时。


    和略有担忧的官员不同。


    皇位前的老朱、朱标却是不同。


    听到高丽派兵援助北元。


    二人相互对视,虽是无言。


    可眼中却是莫名的兴奋。


    也是见这对父子就差当场笑出声了。


    汤和心中轻笑一声,再次提醒道:


    “陛下,太子,龙州侯呈报,高丽派遣五万兵马,援助北元!”


    “好!”朱标心头振奋,直接脱口而出。


    当看到自己说完,下方官员表情很是复杂的偷看自己。


    朱标也意识到有些失态,随即冲老朱道:


    “父皇,北平形势严峻,还请父皇亲自定夺。”


    闻言。


    老朱随意摆了摆手,将下旨的权利再次交给朱标。


    毕竟老朱能看的出来,此时自家大儿子一脸兴奋。


    跃跃欲试的样子,满是迫不及待。


    他也自然不想扫了朱标的兴致。


    也是见老朱将一切交给自己。


    朱标收起脸上喜色,看向下方官员沉声道:


    “龙州侯此次御敌护民,大功一件。”


    “然此次北元来势汹汹,不容小觑。”


    “传孤旨意,龙州侯坚守北平,不得出城迎战!”


    此话一出。


    下方那些官员愈发疑惑了起来。


    方才朱标还是一脸兴奋,就如好战喜功的骁勇剽悍之人一般。


    那是恨不得直接冲到前线,浴血厮杀的模样。


    怎的一眨眼的功夫,朱标却又未战先怯了!


    “启禀陛下!启禀太子殿下!”


    兵部尚书王志出班说道。


    “北元虽来势汹汹,可若我大明坚守北平,恐失先机。”


    “况且此次高丽虽派兵,援助北元。”


    “可我大明亦可一举扫平北元、收服高丽。”


    “还请殿下增兵北元,派遣良将,援助龙州侯。”


    看着虽是兵部尚书,却还是武人心性的王志。


    朱标面色一沉,恨不得亲自下场,冲过去给这武夫两脚。


    显着他了!


    在场李善长、刘伯温、汤和,还有其他官员哪个不是人精?


    谁不知道能趁此机会,彻底打垮高丽,将高丽并入大明版图!


    眼下情形,轮的到他王志开口?


    不过朱标也是清楚。


    王志从濠州起便追随老朱,一路拼杀,甚至担任过右副元帅,击败过张士诚。


    他定然不可能是胡惟庸的门生党羽,也不可能与胡惟庸沆瀣一气。


    可正因如此,才更让朱标心头不爽!


    给北平派兵遣将,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压根不用他王志开口。


    而且最应该派往北平的将军。


    自然是正留守京都,稍稍威慑胡惟庸的徐达。


    朱标本想借选谁为将。


    再次筛选一下,六部中有谁还是胡惟庸的党羽。


    可这王志此时竟傻呵呵的直接出声,乱了他的计划。


    “庭杖二十!”


    听到朱标斥责,王志一头雾水。


    憨憨模样,直接满是诧异的看向朱标。


    也是等毛骧走到王志身旁时。


    朱标微微叹了口气,再次看向下方官员。


    “此次为北平派军,应选何人为帅!”


    王志闻言,脸上诧异更甚。


    既然朱标同意给北平派兵遣将,为何还要廷杖他?


    “尚书大人,得罪了!”


    见毛骧站在自己身旁,王志微微一愣。


    随即便自己解下朝服。


    趴在板子上,等着庭杖。


    “砰~”


    一声闷响发出。


    王志顿感疑惑,竟直接回头看向毛骧。


    这哪里是庭杖!


    这力度都不如他家母老虎踹的重!


    “尚书大人。”


    见毛骧冲他微微挤眉,王志这才明白过来,当即悲声喊道:


    “啊~”


    也是看到王志那如此拙劣的演技,朱标脸上满是黑线。


    但还是看向其他兵部官员,继续问道:


    “北元来势汹汹,应当选何人为将!”


    “启禀殿下,曹国公李文忠多次迎战北元,最为合适。”


    “宋国公冯胜多胜少败,也可援助北平!”


    “卫国公邓愈多年驻守边境,亦可弛兵增援!”


    见被王志这么一搅和,兵部那些官员,以及其余朝臣无一人提及徐达。


    朱标倒也不再多问,索性直接下令道:


    “传令应天,魏国公徐达即日起率领中军,驰援北平。”


    “传令中书,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省存粮尽数运往北平。”


    “廖永忠!”


    “末将在!”


    “孤命你前往渤海,集合战船,等北平军令抵达,进军高丽!”


    “末将领命!”


    白了眼下方还在假意哀嚎的王志。


    朱标环顾群臣后,朗声道:


    “此战先守,后定全局!”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在众人的高呼声中,朱标将目光看向老朱。


    老朱随即微微摆手道:


    “散朝!”


    “汤和、王志留下。”


    闻言,一众官员再次跪拜高呼,连忙离开中都正殿。


    只因今日朝会,着实是让他们长了见识。


    素来胡闹的燕王朱棣,今日突然爱民如子。


    向来刚愎独断的老朱,竟有些犹豫不愿重开风闻奏事。


    而历来谦逊温和的刘伯温,更是主张重开风闻奏事。


    更让众人诧异的是。


    素以温润君子形象示人的太子朱标,今日竟显得有些阴晴不定。


    凌迟孙平等贪官倒也罢了。


    竟主张重开风闻奏事。


    甚至明明接纳了王志增兵北平的建议,却还当众廷杖了他。


    总之今日种种。


    着实让在场官员匪夷所思。


    若是这朝会再继续下去,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事儿!


    朝会散去。


    老朱同朱标走在庭院。


    见朱标还因王志多嘴,脸上依旧有些无奈。


    老朱轻笑道:


    “那王志就是个莽夫,你何必在意。”


    “他作战还算是把好手!”


    “爹,儿子不计较这个。”


    朱标无奈叹了口气,继续道:


    “两件事。”


    “第一,我朝武德丰沛,文兴不足。”


    “似王志这样的人,应在五军都督府担任统帅,不该任职兵部尚书。”


    “所以开科取士,选取天下士子入朝,势在必行!”


    “嗯。”


    见朱标思维敏捷,窥一处而知全豹。


    老朱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第二件事呢?”


    “设立军校!”


    “武将不该以鲁莽为荣。”


    “儿臣虽不奢望所有武将如徐叔、汤伯一样,深谙朝堂之道。”


    “但他们凡事也要多动动脑子。”


    “再者,大明武将不能出现断层,开设军校,自然也能保证大明武德一直丰沛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