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 > 第187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第187章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现在让自己打高丽,还要占两座城,大宋现在还在内忧外患中,就不能让自己准备充足一点!


    不过抱怨归抱怨,赵元一直想攻打高丽是因为一件事,不仅仅是高丽还在跟金朝眉来眼去,而是领土问题。


    在历史上天会四年(公元 1126年),高丽国王派遣使者奉上奏表,向金国称臣。


    金太宗承诺,如果高丽像以前对待辽国那样向金国称臣,就把保州地区赐给高丽。


    天会八年(公元 1130年),高丽国王再次上奏表,请求金国不要索回逃入保州边境的边民。


    在高丽的多次请求下,金太宗接受了这个请求,“从此保州的疆界确定下来”。


    高丽与契丹辽国纠缠了一百多年都没有得到的鸭绿江东岸的保州(包括土地和人口),从此离开了华夏。


    最终形成的局面是,金国与高丽的西北部以鸭绿江下游为边界,金国与高丽的东北部边界,则基本上以辽代的旧疆界为依据。


    高丽欺骗金国,谎称一直以来对鸭绿江东岸拥有主权,并且以女真和高丽(高句丽)原本是一家的说法来骗取女真贵族的好感。


    在高丽的软磨硬泡之下,金朝以高丽称臣纳贡为条件,册封高丽国王的称号,把鸭绿江东边的土地赐给了高丽。


    高丽最终在这次领土交涉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并且对后来的中朝边界产生了影响。


    到了元代,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把高丽国打得称臣纳贡,屈辱和亲,还成了元帝国挂名的“征东行省”。


    1387年,朱元璋在东北大部分已经稳固的情况下,计划接受原来元朝政府在鸭绿江东岸的土地,在朝鲜半岛北部原先叫开元路的地方,设置了铁岭卫。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铁岭(今朝鲜江原道和咸镜南道交界)以北,本来是元朝的土地,现在大明来了,这块就该我大明管。


    你们高丽国原来在铁岭以南,现在就在那好好待着,咱俩各安其守,井水不犯河水。


    这无非是叫高丽把吃进嘴里的鸭子给吐出来,人家自然死活不干。


    高丽国王王禑,先是百般抵赖,说这里“自来系是本国之地”。


    后来,当其得知明廷派军渡江之后,竟然宣布和明朝绝交,令“着大元冠服”,并“兴八道兵”准备和明军决战。


    带兵征明的高丽右统军使李成桂,头脑比较冷静,中国那么大,朝鲜那么小,哪里打得过?


    李成桂列举四个退兵的理由都被高丽朝廷驳回,于是这哥们就从鸭绿江上的威化岛,调转矛头,反攻国内。


    一路攻占高丽首都开京(今朝鲜开城),囚禁权臣崔莹,废掉禑王,独揽大权。史称“威化岛回军”。


    就是朝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李氏朝鲜。


    虽然高丽撤军结束了战争,但是朱元璋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将铁岭卫撤到鸭绿江以西,今天赵本山的老家的位置。


    李氏朝鲜,表面上对明朝恭恭敬敬,一口一个爹,但在领土问题上却寸土不让,不仅拒不退出北部原辽阳行省地区,还不断地制造事端,想要跨过鸭绿江来。


    明成祖朱棣靖难夺位后,想要加强对东北的控制,试图招抚鸭绿江东的女真部落,恢复元代在朝鲜半岛北部疆土。


    朝鲜得知情况,派遣使者艺文管提学金瞻赴明交涉。


    金瞻十分精明,他采用蒙和哄两种手法对付朱棣。


    一方面他利用《辽史》、《金史》上记载的缺漏,说:“考辽金地理志,则虚自明矣。”


    说鸭绿江东那些地盘“有史以来就是朝鲜的”。


    另外一方面,在大明皇帝皇帝面前装孙子,给朱棣戴高帽子。


    自此,明朝完全放弃对半岛北部的领土要求,中朝之间就基本确立了鸭绿江-图们江的江界。


    李成桂死后,即位的朝鲜世宗大王李芳远开始从朝鲜南部下三道,即忠清、庆尚、全罗道的居民大规模地强迁到北部。


    大规模的“徙民”运动历经世宗、世祖、成宗、燕山君、中宗五代国君60多年的历程,彻底地让半岛北部朝鲜化了。


    而现在正好是1130年,赵元怎么会平白无故咽下这口气。


    赵元不去抢别人的东西就不错了,怎么会让别人惦记自己的东西。


    而且这个奖励真的让他也拒绝不了,一个忠诚度为90的武将或者文官,有三点技能点,全部加上忠诚度,那自己不是爽歪歪。


    耶律大石不是最后去中东了嘛,自己给他加点忠诚度,那打下来的土地,不都是自己的。


    开疆扩土啊,皇帝的终极梦想,那可真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什么日不落帝国,朕要让大宋国土上的太阳永远在天上。


    “陛下,陛下。”


    就在赵元正在沉浸在自己的梦想当中的时候,王总管来到了他的身边,小心翼翼的喊道。


    “怎么了?”


    “陛下,该上朝了。”


    赵元点了点头,向勤政殿走去,王总管屁颠颠的跟在后面。


    “皇帝驾到!”


    “恭迎陛下。”


    司礼太监站在殿内高呼。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按照官职高低依次排列,一起向赵元行礼,恭迎官家的到来。


    赵元气定神闲的坐在龙椅上,向下望去还是老样子,不过多了一个新人。


    完颜余睹老老实实的站在武将的最后面,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此时,兵部尚书张叔夜出列说道。


    “陛下,臣有事要奏。”


    “说。”


    “宗泽将军昨日孤身一人前往王善军营,成功说服王善归顺朝廷。”


    此话一出,朝堂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


    赵元听后顿时一愣,孤身一人,跑去王善的大营了,宗泽这么勇了嘛?


    “宗将军可真是一人可抵千军万马,陛下圣明!”


    高俅又怎么会放过这个拍马屁的好机会,现在朝堂上下谁不知道是官家说的这句话。


    “陛下圣明!”


    众大臣齐声说道。


    赵元一阵无语,他的本意是让宗泽等一等,因为现在局势跟原来不一样。


    现在的宋朝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山西和山东境内的金军上面,至于这些贼匪,赵元认为还没有到收拾他们的地步。


    因为这些百姓大都是因为兵荒马乱,社会动荡才聚集在一起抱团取暖。


    只要金人撤退,这些贼匪大都是百姓,自然会散去,留下的那些才是真正的贼匪。


    到时宋军再进行围剿事半功倍。


    怎么宗泽一个人就把这个事办了?


    “陛下,宗将军已经派遣使者分别前去晓谕拥兵的王进、杨再兴等人,对利害关系进行说明,晓以祸福,要求他们归顺朝廷。”


    张叔夜紧接着又说道。


    “好。。。封宗泽将军开国侯!”


    赵元大喜过望,无心插柳柳成荫,宗泽真是我的贵人。


    “陛下,臣要弹劾陕西制置使张浚!”


    在朝堂上一片欢腾的时候,吏部侍郎李光出列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