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老爷子就直咧嘴,你说怎么就会有这么节省的人,炒菜从来不放油。
面粉掉地上了,那都得铲起来。
但你说不让人家干吧,人家把那面粉单独做,自己吃,也不要你吃,但你就是看着心里也不得劲啊。
“这个啊在一个地方生活就有一个地方的习惯吗?在农村生活习惯了都是这样的,等在城里生活习惯了也就都改过来了,你也别太犟。
非要逼着人家一会儿就改了,这哪改的了?”
沈老爷子劝了几句就带着外孙女走了。
“姥爷,你觉得那男人是在做戏还是真的就这么节省啊?”
李今今踢着脚下的石子,好奇的看向姥爷。
“应该是真的吧,我刚刚和那男人对视了一眼,眼神挺坦荡的,就是有点……嘶……叫自卑吧,和人对视就手足无措。”
这种眼神老爷子见得多了,刚开始在乡下定居的时候遇到人了,基本上都是这种眼神,后来相处的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不用那种眼神看他了。
“我也觉得。”
李今今点了点头,他可能会是那种有苦硬吃的人,但应该不是那种凤凰男之类的。
“哟,你们两个还会看相呢。”梅琴芳笑眯眯的调侃。
“嘿嘿,是啊,是啊,我老会看相了。”
从一个人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他的大部分性格。
“那你给我看看。”梅琴芳也没当回事,依旧笑眯眯的举着相机到处拍。
“我可就说了哈,大伯娘,你是一个比较温柔的人。但骨子里其实挺要强,也挺倔强。”
梅琴芳挑了挑眉,说的还挺准。
“你咋知道我倔的,我可从来没表现出来过。”
“嘻嘻,其实是大堂哥跟我说的啦,说你有一年带的学生成绩不好,就每天想到半夜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哪里没做好。
每天都搁那做计划,做复盘。”
“那个臭小子啊,真是什么都往外说。”梅琴芳假装生气的撇了撇嘴。
“哎呀,他这也是关心你嘛,你可别打孩子哈。”
“我还打孩子呢,那臭小子现在长得比我还高,我哪打得了他啊?”
以前打孩子喜欢揪耳朵,现在不点脚都揪不着。
男娃就像那雨后的春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蹿高了一大截。
“是哦,大堂哥可是我们全家长得最高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基因突变,也才刚刚成年的李跃进已经长到了1米9。
和他同年的李跃东现在才1米75左右,还没有1米8呢。
和他一母同胞的李冬梅才勉强过1米6。
李建党和梅琴芳都不算太高,一个1米75,一个1米65,也不知道怎么生出来个这么大的高个的孩子。
“说不定你以后还能超越他呢,你现在才14岁,还有的长呢。”
“那倒也是,说不定我真的能长得比他高。”
美滋滋的拍了拍自己的头,她现在可高了,不是以前的小矮墩子了。
在白河峡谷逛了一下午,随便找了个地方吃饭。
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有夜市了,男女老少在地上铺了块布,就算是摊子了。
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的是从南方进的货,有的就是自己的手工制品。
李今今好奇的挑挑选选,手里拿着一个兔子灯,就是一个作者的兔子形象,底下有一个开关,按一下兔子的脑袋就会发光。
“这个多少钱啊?还挺好看的。”
“这个有点贵,要一块。”
李今今点了点头,“哦哦。”要了好几个不同样子的。
一共花了8块钱。
旁边的摊子上卖的是磁带,李今今不感兴趣就走了。
前面是卖吃的,这可就让她感兴趣起来了,脚下的步伐都更快了。
“你们这个卖的是什么啊,我怎么没有见过?”
“这个是我们去南方学回来的小吃,就是一些肉啊,菜啊什么的,用签子穿好,油炸一下,再抹点酱料。
再夹在这个饼子里面,也可以不夹饼子。”
摊主热情的介绍着,他这东西是自己花大钱去南方学的,没想到学回来之后生意不咋好。
味道也是不错的,买的人都说味道还不错,就是没啥人买,所以要是有人问,他都是很热情的介绍。
“那给我来一份吧,不要饼子。”不愧是特意去学过的手艺,味道很香。
“你这味道不错啊,为啥非要夹个饼子?就这样卖呗,一串两串的也卖,那肯定还不错的。”
临走之前还给摊主提了个建议。
“我这一串两串也是卖的,是主打的是夹饼子,所以有人问我都要介绍一下。”
摊主笑着又递过来一串炸韭菜,“谢谢小姑娘你的意见了,这个送你吃,都是自家种的菜,也不值什么钱。”
“谢谢啦。”李今今高兴的接了过来。
又逛了一会儿,时间也不早了,三个人打道回府。
没想到这个点了钱麦花还没回家。
“我奶这是忙活啥呢?咋还没有回来。”
说到这个,沈老爷子那可就有话要说了,“你是不知道啊,一天天的风风火火。隔会儿就给我打个电话,把我指挥的团团转啊。”
钱麦花可没把他当外人,有啥活就吩咐他干。
“我今天一下午不在家,也不知道漏接几个电话。”
“哟,你这是在背后蛐蛐我呢。”钱麦花突然出现,身上还沾着点泥巴,也不知道今天去哪了。
“我哪敢啊,就是在这儿说两句。”沈老头赶紧求饶。
“哼,我还这么年轻呢,那我不得努力一点,我今天看场地去了,地方都弄好了,明天找人盖鸡圈,后天买鸡苗,大后天就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