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换亲赚翻了!我嫁病秧子得诰命 > 第319章 各方反应

第319章 各方反应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袁杨两家的事情尚未有定案。


    真正决定生死的博弈,便是在案子的调查期间。袁杨两家必定会倾全族之力来斗得死去活来,秦驰没想过要掺和进去。


    他只会暗中去推波助澜。


    明成帝让他休假,对他来说却是好事。


    秦驰在家里娇妻相陪,关门谢客,那个模样就像是压根不管朝廷上剑拔弩张的压抑气氛。


    聊过朝中的事宜。


    宋锦琢磨着家人的所在。


    这些年她已经确实了,人就在福州那一带海域,只不过她亲自去找过了,还是没找到。她留了人在那边,也交待过邢纶。


    宋锦异想天开道:“相公,你说幕后的人会不会为了给杨令瑜脱罪,把我家人放出来呢?只要我家人都没有事,对外说是举族搬迁或是隐居,仅是拜托杨令瑜配合一下,杨令瑜的罪责也就不重了。”


    说死掉的人都活着。


    罪名是能轻很多。


    秦驰闻言差点被茶水给呛到,“娘子莫要难过,你还有我呢。”


    “我很好。”


    宋锦这辈子的心态尚可。


    这辈子难过有之,却早就接受了现实。


    对于外人来说,她和家人分离是数年,在她这里,前世今生回起来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家人的面容早就在岁月中模糊。


    坚持至今,只不过是执念。


    在夫妻俩说话的同时。


    袁杨两家府上是大动荡。


    袁尚书家还好上一些,毕竟他禁足不是第一次,回到袁府立马召见幕僚来商议。


    将殿上的事情一说。


    幕僚一针见血道:“此事会不会是秦祈安在背后推波助澜?”


    “他有这能耐吗?”


    袁尚书换作去年会嗤之以鼻。


    如今就不太确实了。


    他三天两头刁难秦驰都让他分解,连带派人去刺杀对方,对方都能毫发无伤,本来上次听到他在太湖病危,还以为这次他死定了。


    可谁知道人家又坚挺的转危为安。


    对外说是遇到了医术好的大夫,袁尚书对此抱有怀疑,“我怀疑他压根没有中过毒,要不要让太医去给他把脉?”


    “过去这么久了,还能把得出来?”


    幕僚很是怀疑。


    太医院当中有些人的医术,并没有外面传闻中的厉害。很多说法都是经过词语的修饰,略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好比治好一点小病小疼,方子还是前朝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照着人家抄出来,把病人治好了,传出去便夸成了对方医术了得。


    不怪幕僚怀疑。


    好比刘家人的医术,多数是这种状态。


    幕僚将怀疑也说出来。


    袁尚书不确定,“能不能也要先请人过去才知道。”


    没有实际的行动。


    光是靠在这里猜也没用。


    当即,袁尚书叫来老管家,吩咐道:“拿我的名帖,去太医院请卓太医,你再去备上一份厚礼,走一趟秦府。”


    “老奴这就去办。”


    老管家拿着袁尚书递来的名帖走了。


    这时幕僚才问:“医术最好的,不是刘太医吗?”


    “你为什么这样觉得?”袁尚书反问。


    “他是院使。”


    “能当上太医院的院使,医术自然不会是欺世盗名,却不一定是最好的。”混迹官场多年,袁尚书知道的秘密比旁人多了去。


    ……


    几乎同时在杨家。


    杨府当家的人几乎都聚到了书房。


    杨阁老还让人去请了族中的长辈,一同过来商议此事。比起袁尚书那个不痛不痒的罪名,杨家的罪名一经证实,后果不堪设想。


    杨应骥和杨应荣也匆匆回府。


    来到了杨阁老的书房。


    “祖父!”杨应骥进来便向杨阁老行礼。


    杨应荣也跟着行礼。


    杨阁老将今日大朝会发生的事简单提起,“袁家这是要置我们于死地,我们必须要尽快想出应对的法子。”


    “徽州、徽州那事儿,真、真是……”杨应荣的话没有说完,但大家都听懂了。


    他想问徽州的大案,杨令瑜是否真的做过。


    杨阁老面沉如冰,“这事情不论是不是令瑜所为,责任他都逃不掉,眼下是罪名大小的问题,会不会牵连到家族。”


    “我听说公文卷宗等被烧毁了。”杨阁老的大儿子开口,他目前在礼部作郎中,今日也是在大殿上的,只是站的位置很靠后。


    杨阁老道:“府衙的官差出面抄家,令瑜当时任知府,没有官府的公文,谁敢去抄一族的人?一些道理就不用我多说了。”


    跳进黄河也洗不白。


    杨应荣见到祖父这个态度,或者说其他不知情的人,看到杨阁老没有当场否认,几乎是可以肯定了,杨令瑜确实做了此等丧心病狂的事。


    这里杨家三代人在场。


    派人去请的族中长辈,还没有赶过来。


    先不说杨家能不能想到摆脱困镜的法子,杨家小辈的三观就受到了冲击。这些年有杨阁老掌舵,他们打三岁起蒙开始,深受儒家的思想熏陶,学习君子之道,仁义礼智信等,一个个教养得相当不错,也就是出了杨应荣一个纨绔。


    杨应荣如今也出息。


    去了五城兵马司,还当了个小队长。


    杨家有兴盛之相。


    不等杨阁老继续说。


    杨应骥面带怒容,“祖父,一百多条人命,堂叔他怎么敢?!”


    “就是!这次我们杨家被他连累死了。”


    “百年的名声毁于一旦。”


    “他就是杨家的罪人!”


    “学袁家,把他除族了!”


    有一人说起,其他人宛如找到发泄口,纷纷发泄着心中的愤怒和不满。


    杨阁老和杨郎中相视一眼。


    父子眼中透出了无奈。


    前太子和宴先生之事,杨家知道的人极少,除了他们父子,便是有杨令瑜。而三人当中,所知最多的当属杨阁老。


    在徽州宋家出事前的二十五年间,主公和宴先生在民间搜罗各种人才,用以壮大和发展自身,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


    行事向来隐蔽。


    然而,徽州宋家的案子却打了杨阁老一个措手不及。


    做得太过了!


    太过明目张胆!


    杨阁老心里越想越是窝火。


    京城这边的计划,进展很顺利。现在就不好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