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78章 不敢过临洮(下)

第78章 不敢过临洮(下)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京观,指一种将敌人尸首堆积成山,以示炫耀战功的行为。


    这种残忍的习俗,已经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无论中外,俱皆有之。


    春秋时,晋楚争霸,就已经有上万尸首堆积京观的记载。


    李业让张归霸率众,将此前被全歼的两千蕃军,全部在河畔斩首,就隔着对岸不过数十丈的地方,堆积起来。


    两千颗狰狞头颅,已经逐渐凝固的鲜血,显出黑红色,尸臭味飘散开来,一点一点的平地起山丘,这个场面足以冲击任何人的心脏。


    直到数丈之高,远远望去,宛若一座被尸山血海铸就的山丘


    毫无疑问,李业的目的相当明显


    就是要以此激怒蕃军


    当年隋炀帝时,三征高句丽,由于其本人的谜之操作,令隋军伤亡惨重,高句丽军就喜欢将隋军士卒尸首堆成京观,用作侮辱。


    而且,李业还令唐军把蕃军士卒衣甲全部拔下,用来武装,后面来援的民夫丁壮,这一切都是当着河对岸蕃军的面进行的,更是羞辱至极。


    果不其然,河对岸的蕃军显然也非没有血性的军队


    见此状况,哪里会忍得下去呢?险些没有被气炸!


    而张归霸却是提议,先留着吐蕃人修了大半的浮桥


    然后就把六百强弩布置在桥后,等着蕃军来犯


    显然,这种情况下,蕃军想要大举渡河,不太可能,小股来犯,却又是纯纯送死。


    一个多时辰间,先后三波两三百人的精锐甲士,企图渡河抢夺首级,均损失惨重,反而留下了上百具尸首。


    洮水,在二百年前,就是吐蕃势力和大唐的分界线。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随着唐廷的衰弱,大家早已遗忘


    而现在,这条天然的自然分界线,似乎又变得如此显眼


    赤德获闻情况,大怒,严惩了桑旦麾下,因为没有渡河,而侥幸存活的将领。


    其中几人甚至被斩了头颅,枭首悬于营门


    此时,他已经明白过来


    面对眼前河对岸的强敌,除了正面靠实力猛攻过去,别无他法。


    下定决心之后,赤德也不再投机取巧,而是带着全军开拔,转移至狄道县对岸的洮水上游,窄处,然后就开始仗着人数众多,直接准备填平河水,大步渡河!


    所谓一力降十会,正是如此


    无论如何,蕃军兵力远胜于李业


    就算他轻易不愿本部精锐伤亡,干脆就让本部精锐压阵,逼着麾下其余河陇杂蕃丁壮,扛着林木、沙土填河搭桥。


    唐军这下子,压力才顿时陡升


    此前初战的惨痛失败,也的确彻底激怒了蕃军上下将领,尤其是赤德本人。


    在刀枪的逼压之下,数千杂蕃丁壮,都扑向河畔。


    吐蕃本来就是奴隶制政权,军队当中,也诶有大量奴隶,正是干这活的好人选,死了也不必在乎。


    故而,任凭唐军这边,再怎么放箭,也无济于事。


    李业和唐军上下知道,真正的决战,要开始了。


    不过,哪怕知道蕃军过河,依然难以阻止,但能拖延一天,就多一分胜算。


    唐军各种手段齐用


    在上游建造小舟放火,用强弩和简易制造的器械射击,率精锐甲士突袭。


    也给对方带来了极大伤亡


    但蕃军渡河时机,依旧在一点点成熟


    与此同时,李业并未得闲,而只是在做一件事


    就是临阵磨枪,将刚刚征发而来,灵州、会州、兰州三地,四千五百余青壮,装备器械,集训。


    李业不需要他们做太多,只需要能稳住基本的队列,躲在效节军身后,于恰当的时机,跟着主力冲出去。


    而这个使命,主要由杨师厚负责。


    李业的两个义兄弟,符杨二人,各有特色


    符存审长于战场临机决断,指挥陷阵


    而杨师厚,更多的,则是跟随李业学到的,如何整顿军纪,训练士卒。


    为此,李业专门将随行军政学堂的三百多名学员,拨给了杨师厚


    他们有两个任务,在集训之后,临时安插充当这些丁壮的基层军官。


    此时,就展现出手中握着一支预备军官团的优势了。


    四千多青壮,以军政学堂学员任基层主官,队正、副将之类,再从其他部调了二百士卒,混合青壮中以成绩选拔二百人,为火长。


    一下子,一个像模像样的指挥架构便搭建完毕


    其实这个思路,和两汉时期的宿卫禁军比较类似,少量职业军士搭配轮番服役的丁壮戍卒,战时混编,平时解散。


    另一边,符存审指挥秦彦、张归霸等部,在浮桥处堵了赤德十余日,让其人恼火得紧,直接亲自带着精锐监督工程,处死不下百人。


    却也的确给杨师厚这边争取到了足够时间


    从前几日,三州青壮抵达,到现在,已经临时集训了二十多天。


    终于,中和四年六月二十五,赤德率吐蕃主力渡河


    而李业,早已选择在狄道县城外,列阵相候。


    之所以是城外,一则是为了能施展开,毕竟有上万兵马,二则嘛,此时的狄道县沦陷已有百年,早只剩断壁残垣,根本不足为屏障。


    李业心中虽然没有十全把握,但他对此战还是有信心的。


    按照自己前世在学校教育,和工作中养成的习惯


    每次临战之前,总是喜欢召集军中副将以上,全部中层将领开会,汇集众智,畅所欲言。


    之前讨论是否迎战一事,便是如此


    期间李弘义部副将,葛存周就提到


    其实唐军并非没有赢面,甚至战胜的机会很大


    原因在于,蕃军看似势大不假,但其实真正的精锐数量,并不算多。


    也就是赤德手下那些昔日吐蕃本部分裂而来的武士,能有一万就顶天了。


    这不是妄自揣测,因为如果再多,那这些年雅隆系有必要握在蜀中西面的山沟沟吗?早就打进凤翔、成都了!


    而其他的两三万,事实上,都是河湟一带的嗢末、杂蕃。


    这些部落,大者两三千,小的不过一二百,民族混杂,又没有一个共主。


    昔日唐军未来之前,还能勉强相安无事。


    唐军这条“过江龙”来了后,就立马作鸟兽散,眼睁睁看着会、兰两州失陷。


    直到名义上的主家,雅隆王次子赤德到了后,才勉强聚拢。


    所以,唐军其实不需要打垮全部蕃军


    只需要打垮赤德的一万精锐便可!


    此前,张归霸一波埋伏,全歼了两千蕃军,看似不过小胜,但实际上呢?若真是如此,赤德也不至于如此暴跳如雷,因为那两千人,可是实打实的本部精锐武士!


    如此算来,此时蕃军真正主力不过八千,而效节军,虽然在战中也损失了两百多步骑,但剩下的,亦有近七千,考虑到之前交锋中,效节军老卒,战力还是要略胜过吐蕃武士的。


    所以双方差距其实并不大


    关键就在于,如何揪住赤德的那八千家底,将之一战而溃。


    显然,若是一直在河畔与对方拉锯,赤德大可以押着那些杂蕃来送死,反正人多,一点点消耗唐军实力便是。


    故而最好的办法,还是先放蕃军过河


    符杨二人,都赞同了葛从周的意见


    然后,就率领刚刚集训二十余日的一万两千兵马,停驻于距离蕃军浮桥,不过十里的鸟鼠同穴山下。


    这西北州县,尤其是会、兰两州征发而来的丁壮,坏处是人数不多,每州不过两三千,但好处显而易见。


    不少人,都是自带马匹的


    四千五百人里,居然就有一千二百多人,是骑着马来的。


    虽说他们距离真正的骑兵,还有些距离,但和那些杂蕃部落相比,其实差距不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