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趣读小说网 >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 第55章 天水郡王李业

第55章 天水郡王李业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极品家丁绍宋盘龙
    这个事情,还得多亏田令孜


    张承业在邠州好大动静,不可能瞒过人,田令孜在后悔以及想办法补救的同时,也是打听到了张承业和李业之间的渊源。


    再加上,李业早期屡受郑畋提拔看顾,田令孜如何不知道,这厮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于是乎在王铎封赏之时,就对天子吹风


    表示李业年纪尚轻,若此时重赏,日后难免功高难赏


    这话说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是句屁话,因为现在又不是太宗朝开国时,说句不好听的,你小朝廷能存续多久还得看人家反正脸色呢,什么时候轮到你来“保全功臣”了?


    但起码说起来,却没人好反驳,而且太监们此时都跟田令孜站在同一阵线。


    而郑畋一人,又有避嫌缘故,也不好说话


    正当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来“附和”田令孜


    乃是门下侍郎,宰相崔安潜


    崔安潜言道


    “田公所言在理,李业为宗室之后,确实不该重赏。”


    他这话听起来是在帮田令孜,但事实上,谁都知道,大唐并没有限制宗室领兵为官一说。


    恰恰相反,对于年轻的天子而言,李业从之前毫无干系,从来没见过的一名藩镇将领,一下子就变得亲切,且只得好奇起来。


    也让其他朝臣乃至宦官们动了心思


    自从三个月前,李业把崔舣、崔瑛一行人护送回了蜀中,崔安潜就想趁机结交这个前途远大,又宛如新星的藩镇节帅。


    持重老成如他,哪里不知道,在这个乱世,什么“几姓几望”并无多大作用,想要站稳脚跟,还得和藩镇打好关系。


    君不见郑畋一身病躯,要死不活的样子,站在这里,田令孜照样忌惮三分不敢下手,为何?还不是人家和好几个藩镇都有香火情嘛!


    因为此事的大唐朝廷和皇室,实在是太需要外部力量支持了。


    而在诸多出身的军事力量中,远支宗室,一直都属于最可靠的一批。


    自安史之乱以后,在唐中央眼里,藩镇军队的忠诚度大概是,宦官控制>名门望族、文臣控制>宗室将领>禁军出身武将>一般武将>兵变上位的衙将。


    其中,宦官和文臣,事实上就等于中枢直属


    因此,在诸多武将当中,宗室出身属于最可靠的一类


    如之前李业遇到的前朔方节度使李玄礼,就属于此类,事实上在唐朝中晚期诸多反正叛乱中,还真鲜见宗室参与。


    恰恰相反,他们往往都是维护长安的急先锋


    听闻此言,天子兴致大涨,连忙让人取来宗谱,并询问和李业熟悉的郑畋道


    “郑卿可知大宁侯为何支宗室?”


    郑畋如实回答


    “老臣记得以前问过他,似是先濮恭王之后,他先前投军时改过名字,原先唤作李烨,火华之烨。”


    濮恭王便是太宗李世民四子,李泰(贞观二十一年,改封濮王)


    “如此,岂不与朕九代前同宗?”


    天子李儇更加感兴趣了


    唐朝宗室分几类,有陇右李氏出身的,最不稀奇,遍地都是,哪怕到了后世,姓李的十之二三都出于此,已经不算宗室了。


    还有同为北魏李虎之后的,这才算和宗室沾点边,如昔日玄宗朝宰相李林甫,便属此类。能到这一层的人数就少了,全国大概也就十来万。


    而真正高祖李渊之后,才是正儿八经的宗室,只是李渊实在太能生,当太上皇后还生了一堆儿子。


    其中尤其是二十二子李元婴,就是造滕王阁的那个滕王,又生了十八个儿子。再加上李渊子嗣后人在太宗朝后,由于远离皇位继承,在历次动乱中少被清算,反而发展壮大,最后占了唐朝宗室的半壁江山。


    反倒是真正的太宗之后,即使到了唐末,恐怕也就万把人。


    这个基数里面,居然还能诞生天下闻名的名将


    这也难怪天子和众朝臣稀奇了


    皇帝叫来掌管宗谱的太监西门重遂翻阅宗谱


    兴许是李业为独生子,族中兄弟也少的原因,他们这一支族人,只有六个男丁,李业排行第三,人少而且又一直居住在长安。


    李业曾祖时担任过从八品的小官,故而居然在宗谱中留有痕迹


    西门重遂当着天子,和诸多朝臣宦官面念到


    “濮恭王李泰生嗣濮王李欣,李欣生李峤,李峤生李诫逸......李俸生李颌,李颌生李烨。”


    随后便躬身禀报天子


    “陛下,李业确为太宗九世孙,高祖十世孙!”


    皇帝拍案笑道


    “如此说来,大宁侯为朕皇叔!”


    也不怪年轻的天子如此高兴,实在是这几十年来,宗室当中,已经很少出人才了,就算偶尔有几个,大多也是文官。如李业这般能打的宗室将领,在眼下这种动荡世道,实在是中枢朝廷的重要助力。


    笑罢,他稍稍沉吟道


    “刚才阿父说不宜封李业为蓟国公,是否?”


    田令孜连忙眼亮答道


    “正是!”


    却没曾想,皇帝拍手笑道


    “阿父所言极是!李业既为宗室,又是朕皇叔,怎好封国公,岂非乱了套?”


    “拟旨,也不用王相公上书了,直接加封李业为天水郡王!”


    “不是勋爵,是宗爵!”


    田令孜一时哑然,又不知如何反驳


    崔安潜和郑畋见状,连忙示意让中书舍人写诏书用印,生米煮成熟饭,然后恭称圣明。


    安史之乱后,唐朝封了不少异姓王不假


    但这些异姓王都属于勋爵,简单来说,就是王爵不能世袭,这一代过了就没有了。


    而宗爵不同,也就是说,这相当于承认李业不属于“异姓王”,而是宗室封王,宗室王爵是可以继承的,只是要减等而已,如果有恩旨,甚至不用减等。


    从某种程度来说,只要是宗室王爵,都有一定可能的皇位继承资格,只是概率非常小而已,得直系死光了才可能。


    不过李业这事也不算开先河,因为以前有过,郑畋曾经就对李业提到过的,李承乾之后,文宗时期的宗室名将李载义便属此类,建节后才封武威郡王,他家可是作为宗室显赫了五代人。


    而李载义也的确在那时,替朝廷打击藩镇,对付北面的契丹出了死力,一生恭谨忠贞。对于此时的君臣而言,李业无外乎也就是另一个李载义而已。


    就这样,李业成功在这一次论功行赏当中,和李克用、王重荣、时溥、诸葛爽一样,位登王爵,并加检校司空、尚书左仆射衔。


    而且李业这个郡王,可比他们的珍贵多了


    当然,究其本质,还是虚名,与实力无干


    对此,李业激动万分,倒不是因为自己封王


    而是因为自己的宗室身份,经此一事,算是彻底获得了天子本人的认可。


    这可不是小事,意味着他从此可以自居为宗室大员,其意义相当于昔日刘皇叔被汉献帝认了亲戚,就算后来曹操控制的朝廷再否认,人家照样可以拿着衣带诏出去呼风唤雨。


    他从此,有了分享大唐近三百年政治声誉遗产的资格


    因此,李业很是感激崔安潜,之前投桃报李,果然没错。双方虽然没有什么交流,但崔安潜既如此帮忙,明显就是有示好的意思。


    蜀中的宦官前来宣旨时,他焚香沐浴,主动出城十里相迎,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领完旨后,摆出事前私下演练过的架势,面朝南面,流泪泣涕,可谓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连还在长安城里的王铎都为之感叹


    “子烨果国之忠臣耳!”


    不明就里的李克用也在旁附和


    只有朱温,啊不,朱全忠心中暗骂


    “妈的,都说老子虚伪,这厮比我还会装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诡秘之主 极品家丁 绍宋 盘龙 九鼎记 九重紫